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
出自宋代陸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
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yīng)待人來。
注釋參考
邊城
邊城 (biānchéng) 臨近邊界的城市 cities on the border角聲
畫角之聲。古代軍中吹角以為昏明之節(jié)?!稌x書·王羲之傳》:“ 述 ( 王述 )每聞角聲,謂 羲之 當(dāng)候己,輒灑掃而待之。” 唐 李賀 《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廟門外一通角聲吹動,全體用飯;二通角聲吹動,我親到寨上察看。”
五聲之一。《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聽角聲?!薄端螘分疽弧罚骸皩m聲正方而好義,角聲堅(jiān)齊而率禮。” 清 錢謙益 《<施愚山詩集>序》:“兵興以來,海內(nèi)之詩彌盛,要皆角聲多宮聲寡,陰律多陽律寡?!?/p>
烽火
烽火 (fēnghuǒ) 古時邊防報(bào)警的煙火 signal fire;beacon-fire 比喻戰(zhàn)火或戰(zhàn)爭 flames of war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yáng)州路。——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高臺
(1).高建樓臺。《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廣池,湛樂飲酒。”《左傳·昭公二十年》:“其適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斬刈民力,輸掠其聚,以成其違,不恤后人?!?/p>
(2).高的樓臺。 晉 左思 《吳都賦》:“造 姑蘇 之高臺,臨四遠(yuǎn)而特建?!?明 王世貞 《登岱》詩:“ 軒轅黃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開?!?/p>
(3).比喻京師?!段倪x·曹植<雜詩>之一》:“高臺多悲風(fēng),朝日照北林?!?李善 注引《新語》:“高臺,喻京師?!?/p>
(4).頭之別稱。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形貌·頭》:“《黃庭經(jīng)》:高臺通天臨中野。”原注:“頭為高臺。”
陸游名句,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