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姬翼《驀山溪》:
蹉跎十載,養(yǎng)就真無賴。
事事不縈心,更絕盡、凡情世態(tài)。
將迎冷淡,度日且閑閑,翻著襪,到穿衣,一任人憎愛。
鑄就三尺,龍泉快。
氣焰徹天庭,又不見、全??山狻?br>踟躕四顧,不敢等閑看,隨身帶,密封緘,
注釋參考
將迎
(1).送往迎來?!肚f子·知北游》:“ 顏淵 問乎 仲尼 曰:‘ 回 嘗聞諸夫子曰:‘無有所將,無有所迎?!?回 敢問其游?!?仲尼 曰:‘……唯無所傷者,為能與人相將迎?!?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負心二十載,於今廢將迎。” 清 吳偉業(yè) 《送舊總憲龔孝升出使廣東》詩:“獨有飄零老 伏生 ,不堪衰白困將迎?!?/p>
(2).迎接。 宋 范成大 《次韻許季韶水鄉(xiāng)席上》:“解慍風來如故舊,催詩雨作要將迎?!?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夫人》:“婦已遣人將迎,遂與俱去?!?/p>
(3).逢迎;迎合?!端螘ば祀紓鳌罚骸暗钍∨f人,多見罪黜,惟 爰 巧於將迎,始終無迕?!?明 歸有光 《王母孫孺人墓志銘》:“祖母性嚴厲,鮮當其意。先母能委曲將迎,常得其懽心?!?/p>
(4).將養(yǎng);保養(yǎng)。《列子·湯問》:“不待殺戮而夭,不待將迎而壽?!?/p>
冷淡
冷淡 (lěngdàn) 不熱情 cold;indifferent 他受到十分冷淡的接待 不熱鬧 cheerless;desolate 在小教堂里他看起來好像最冷淡,但已被深深地感動了度日
度日 (dùrì) 過日子,多指日子過得很艱難 subsist in hardship;eke out an existence閑閑
亦作“閑閑”。謂斤斤于分辨是非?!肚f子·齊物論》:“大知閑閑,小知閒閒” 成玄英 疏:“閒閒,分別也……小知狹劣之人,性靈褊促,有取有捨,故閒隔而分別?!?陸德明 釋文:“閒閒,有所閒別也。”一說,好伺察人過之意。 俞樾 《諸子平議·莊子一》:“《廣雅·釋詁》:‘閒,覗也?!≈f閒’當從此義,謂好覗察人也?!夺屛摹吩弧兴f別’,非是?!?/p>
亦作“閑閑”。1.從容自得貌?!对姟の猴L·十畝之間》:“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朱熹 集傳:“閑閑,往來者自得之貌?!?高亨 注:“從容不迫貌?!?清 孫枝蔚 《田家雜興次儲光羲韻》之八:“桑者各有侶,閒閒在十畝。奈何冠蓋客,竟忘山中友?!?/p>
(2).強盛貌?!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芭R衝閑閑,崇墉言言。”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毛詩中》:“家大人曰:言言、仡仡,皆謂城之高大,則閑閑、茀茀,亦皆謂車之彊盛。茀茀,或作勃勃,《廣雅》曰:閑閑,勃勃,盛也?!薄稘h書·敘傳下》:“戎車七征,衝輣閑閑,合圍單于,北登 闐顏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瑯邪定公司馬裔墓志銘》:“恂恂教義, 吳起 西河 之風;閑閑鼓旗, 李牧 長平 之政。”
(3).閑靜。 唐 劉言史 《登甘露臺》詩:“偶至無塵空翠間,雨花甘露境閑閑?!?宋 梅堯臣 《依韻和達觀師<山中見寄>》:“既能閑閑住深谷,豈使于于鳴佩玉?!?宋 蘇洵 《張益州畫像記》:“有女娟娟,閨闥閑閑?!?/p>
(4).悠閑的樣子。 唐 鮑溶 《寄張十七校書李仁行秀才》詩:“去年八月此佳辰,池上閑閑四五人?!?唐 靈澈 《西林寄楊公》詩:“日日愛山歸已遲,閑閑空度少年時?!?清 納蘭性德 《擬古》詩之三二:“生世多苦辛,何如日閒閒?!?/p>
(5).引申謂隨隨便便,不在意?!冻蹩膛陌阁@奇》卷十二:“ 王先 閒閒也行了,不曾問得這家姓 張 姓 李 ?!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一回:“在我是以為閑閑一件事,卻累他送了禮物,還賠了眼淚,倒叫我難為情起來?!?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女吊》:“所以凡內(nèi)行人,緩緩的吃過夜飯,喝過茶,閑閑而去,只要看掛著的帽子,就能知道什么鬼神已經(jīng)出現(xiàn)。”
翻著襪
亦作“ 翻著襪 ”。比喻違背世俗之說而實別具真知灼見。 宋 黃庭堅 《書<梵志翻著韤>詩》:“ 王梵志 詩云:‘ 梵志 翻著韤,人皆道是錯,乍可刺你眼,不可隱我腳?!磺斜娚嵉?,類皆如此,乃知 梵志 是大修行人也。昔 茅容 季偉 ,田家子爾,殺雞飯其母,而以草具飯 郭林宗 。 林宗 起拜之,因勸使就學,遂為四海名士。此翻著韤法也?!?宋 陳善 《捫虱新話·作文觀文之法》:“文章難工,而觀人文章,亦自難識。知 梵志 翻著襪法則可以作文,知 九方皋 相馬法則可以觀人文章。”按, 梵志 即 王梵志 ,為 唐 初民間詩人。現(xiàn)有敦煌本詩集。
任人
任人 (rènrén) 任用、使用人 appoint;give sb. a post 聽任、聽憑別人 allow;let憎愛
憎恨與喜愛。《韓非子·解老》:“處鄉(xiāng)不節(jié),憎愛無度,則爭鬭之爪角害之?!薄逗鬂h書·文苑傳下·劉梁》:“不在逆順,以義為斷;不在憎愛,以道為貴。” 宋 曾鞏 《泰山謝雨文》:“其虛心也,物有來而必應;其公聽也,無憎愛之常情?!?/p>
姬翼名句,驀山溪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