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李昴英《水龍吟》
驛飛穩(wěn)駕高秋,迎人滿目清新景。秋還有色,芙蓉照水,晨妝對鏡。雪卷寒蘆,字橫過雁,渡浮孤艇。是騷人行處,腔風調月,香滿袖、過梅嶺。斷岸煙收人靜。雨聲乾、桐疏楓冷。掀髯獨笑,仙翁起舞,臥龍呼醒。近小陽春,為梅也合,遲遲鞭影。更郁孤、一笑追歡,料得坡翁首肯。
注釋參考
騷人
騷人 (sāorén) 指詩人 poet 騷人墨客 泛指憂愁失意的文士、詩人 dejected poet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李白《古風》 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巍?范仲淹《岳陽樓記》行處
(1).隨處;到處。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元 湯式 《賞花時·戲賀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處有,綵筆生花夢境熟?!?清 孫枝蔚 《雨》詩:“浮生憐物態(tài),行處觸長吟?!?/p>
(2).走過的地方。 前蜀 韋莊 《嘆落花》詩:“ 西子 去時遺笑靨, 謝娥 行處落金鈿?!?/p>
風調
(1).人的品格情調?!侗饼R書·崔瞻傳》:“ 偃 弟 儦 ,學識有才思,風調甚高?!?唐 白居易 《和殷協(xié)律琴思》:“秋水蓮冠春草裙,依稀風調似 文君 。” 明 湯顯祖 《紫釵記·謁鮑》:“俺已看下 鄭娘 小女,此女美色能文,頗愛慕 十郎 風調?!?清 侯方域 《李姬傳》:“﹝ 李姬 ﹞少風調皎爽不羣?!?/p>
(2).詩文的風格,格調?!对娙擞裥肌肪硎?宋 李錞 《李希聲詩話》:“古人作詩正以風調高古為主,雖意遠語踈,皆為佳作?!?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吾鄉(xiāng) 陳星齋 先生《題畫》云:‘秋似美人無礙瘦,山如好友不嫌多。’ 江陰 翁徵士 朗夫 《尚湖晚步》云:‘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Z同一風調。” 劉師培 《南北文學不同論》:“若夫詩歌一體,或崇聲律,或尚修詞,或矜風調,派別迥殊;然雄健之作,概乎其未聞也?!?/p>
(3).事物的風味特色。 清 納蘭性德 《念奴嬌·宿漢兒郎》詞:“便是腦滿腸肥,尚難消受,此荒煙落照,何況 文園 憔悴后,非復酒壚風調?!?豐子愷 《緣緣堂隨筆·秋》:“又曾摘取秀長的柳葉,在厚紙上裱成各種風調的眉,想像這等眉的所有者的顏貌,而在下面添描出眼鼻與口?!?/p>
(1).和協(xié)。《南齊書·樂志》:“邦化靈懋,閫則風調?!?/p>
(2).風和順。 唐 劉禹錫 《秋晚新晴夜月如練有懷樂天》詩:“雨歇晚霞明,風調夜景清?!?/p>
梅嶺
(1).山名。即 大庾嶺 。五嶺之一。在 江西 、 廣東 交界處。古時嶺上多植梅,故名。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嶧》詩之一:“短日行 梅嶺 ,寒山落 桂林 ?!?宋 蘇軾 《次韻韶倅李通直》之一:“回首天涯一惆悵,卻登 梅嶺 望楓宸?!?/p>
(2).山名。亦名 飛鴻山 ,在 江西省 南昌市 灣里區(qū) 。據(jù)傳 梅福 曾學道于此,因以得名。其嶺岡巒起伏,秀木翠竹,景色宜人。嶺上有 梅仙壇 ?,F(xiàn)建有賓館,為避暑旅游勝地。
(3).山名。亦作“ 梅領 ”。在 江西省 寧都縣 東北?!妒酚洝|越列傳》:“是時樓船將軍 楊僕 使使上書,愿便引兵擊 東越 。上曰士卒勞倦,不許,罷兵,令諸校屯 豫章 梅領 待命。” 張守節(jié) 正義:“《括地志》云:‘ 梅嶺 在 虔化縣 東北百二十八里。’ 虔州 漢 亦屬 豫章郡 。”
李昴英名句,水龍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