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齊己《寄峴山道人》
鳳門高對鹿門青,往歲經(jīng)過恨未平。辯鼎上人方話道,
臥龍丞相忽追兵。爐峰已負(fù)重回計,華岳終懸未去情。
聞?wù)f東周天子圣,會搖金錫卻西行。
注釋參考
爐峰
江西省 廬山 香爐峰 的省稱。 唐 白居易 《題別遺愛草堂兼呈李十使君》詩:“曾住 爐峯 下,書堂對藥臺?!?宋 梅堯臣 《送余駕部江州》詩:“內(nèi)史 九江 行,潦收波已清。何時鷁舟上,遠(yuǎn)見 爐峯 迎?!?明 王守仁 《書扇贈從吾》詩:“莫遣扁舟成久別, 爐峯 秋月望君來?!?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的宗教信仰》:“ 爐峰 ,即 廬山 香爐峰 。”
鑪峯:爐峰 。 江西省 廬山 香爐峰 的省稱。 隋煬帝 《與峰頂寺僧書》:“ 鑪峯 香氣,煙霞共遠(yuǎn)。”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 鑪峯 生轉(zhuǎn)盻, 橘井 尚高褰。” 唐 李賀 《勉愛行送小季之廬山》詩之一:“小雁過 鑪峯 ,影落 楚 水下。”
負(fù)重
負(fù)重 (fùzhòng) 肩負(fù)重荷 bear a heavy burden 負(fù)重泅渡華岳
同“ 華岳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 華岳 本一山當(dāng) 河 , 河 水過而曲行, 河 神巨靈,手盪腳蹋,開而為兩,今掌足之跡仍存。”參見“ 華岳 ”。
高大的山?!抖Y記·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陸德明 釋文:“華岳,戶化、戶瓜二反。本亦作‘山岳’。” 朱熹 集注:“華、藏,并去聲?!?/p>
指西岳 華山 。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圖贊·華山》:“ 華岳 靈峻,削成四方,爰有神女,是挹玉漿?!?/p>
齊己名句,寄峴山道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