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文雷《送故》:
履霜著余悲,送故或古風。
幸會草木長,土脈驗隱隆。
共惟青鳥仙,倘亦知吾窮。
落日起秀色,軍峰在云中。
注釋參考
幸會
(1).幸運遇合。 南朝 宋 謝瞻 《於安城答靈運》詩:“幸會果代耕,符守江南曲?!?唐 韓愈 《答張籍書》:“及聆其音聲,按其辭氣,則有愿交之志,因緣幸會,遂得所圖?!?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李王二公書畫》:“不圖夤緣幸會,獲庇所天?!?/p>
(2).好時會,好時運。《魏書·陸俟傳》:“臣等邀逢幸會,生遇昌辰?!?宋 曾鞏 《襄州與交代孫欣啟》:“惟事契之稠重,實愚冥之幸會?!?/p>
(3).敬辭。謂榮幸地會見。 唐 李商隱 《可嘆》詩:“幸會東城宴未迴,年華憂共水相催?!?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 坡 ]此是 琴操 ,如今就要為尼了。[ 佛 ]久聞久聞,幸會幸會!”《紅樓夢》第一○九回:“近來因為園內(nèi)人少,一個人輕易難出來,況且咱們這里的腰門常關(guān)著,所以這些日子不得見你。今兒幸會!”京劇《獵虎記》:“久仰二位英名,今日幸會了!”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兑住だぁ罚骸疤斓刈兓?,草木蕃?!?唐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p>
(2).指荒野?!俄n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p>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土脈
亦作“ 土脈 ”。語出《國語·周語上》:“農(nóng)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廟,土乃脈發(fā)?!?韋昭 注:“脈,理也?!贝酥^土壤開凍松化,生氣勃發(fā),如人身脈動。后以“土脈”泛指土壤。 唐 韓愈 《苦寒》詩:“雪霜頓銷釋,土脈膏且黏?!?宋 曾鞏 《諸寺觀祈雨文》:“春氣已中,農(nóng)功方急,而膏澤未洽,土脈尚乾。” 元 翁合老 《春日田園雜興》詩:“土脈正融催觳觫,林陰微合聽鉤輈?!?清 唐甄 《潛書·性才》:“十月之間,陽雖存而不用,不能疏土脈,鼓萬物,謂之無陽?!?/p>
見“ 土脈 ”。
黃文雷名句,送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