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君道全驂后塵,先殿后衛(wèi)森火鈴
出自宋代白玉蟾《南岳九真歌題壽寧沖和閣》:
笑攜魏王大瓠落,往觀洞庭張帝樂。
醉騎八風(fēng)訪廣漠,九天之上無南岳。
我尋九貢誚冥寞,亂云深中涌樓閣。
玉帝苦詔陳興明,雙童前吹紫鸞笙。
尹君道全驂后塵,先殿后衛(wèi)森火鈴。
皓首惠度其姓陳,卻立虹橋叫霜鷹。
施友粲然索天笑,露冷松寒月華皎。
無人為呼張法要,萬山猿啼夜虎嘯。
張復(fù)有若如珍少,煉得身形成鶴瘦。
我今只憶徐靈期,嗽煉華池灌玉芝。
天柱峰頭鳳鄧郁,旦旦黃芽飼白龜。
玉仙靈輿昔無期,想跨九鳳衣羽衣。
香火在帝去已久,玉笥亦九門亦九。
壇上仙翁何仙良,為問渺茫再來否。
朝粵暮梧儻可到,泠然來此同樓居。
注釋參考
君道
為君之道?!兑住?fù)》:“象曰:迷復(fù)之兇,反君道也?!?漢 蔡邕 《獨斷》:“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夏至陰氣起,君道衰,故不賀?!?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卷下:“君有常道,臣有定守。賞當(dāng)功,罰當(dāng)罪;與之惟我德,奪之惟我懼,君道也。” 明 李贄 《四書評·論語·先進(jìn)》:“師道與君道并重,教澤與治澤齊長?!?/p>
后塵
[follow in sb.'s footsteps] 行路時身后揚起的灰塵,比喻在別人的后面
干工作要勇于創(chuàng)新,不步后塵
詳細(xì)解釋(1).行進(jìn)時后面揚起的塵土。《文選·鮑照<舞鶴賦>》:“逸翮后塵,翱翥先路?!?李善 注:“言飛之疾,塵起居鶴之后。”
(2).比喻在他人之后。 晉 張協(xié) 《七命》:“余雖不敏,請尋后塵。” 唐 杜甫 《戲為六絕句》之五:“竊攀 屈 宋 宜方駕,恐與 齊 梁 作后塵?!?蕭三 《南京路上》詩:“一個一溜往前走,二人緊緊地步后塵?!?/p>
殿后
殿后 (diànhòu) 部隊運動時位于最后 bring up the rear火鈴
(1).道士所用的法器。 唐 皮日休 《入林屋洞》詩:“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p>
(2).道教亦借指人體中膽邊的肉珠。《黃庭內(nèi)景經(jīng)·膽部》:“雷電八振揚玉旌,龍旂橫天擲火鈴?!?/p>
白玉蟾名句,南岳九真歌題壽寧沖和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