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衣侍三壽,教愛如夙昔
出自宋代程公許《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吒之諷吟》: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
采衣侍三壽,教愛如夙昔。
曉然一夢(mèng)闌,無復(fù)萬里隔。
了知恩愛縛,障我修行力。
亦嘗勤遍參,漸欲空結(jié)習(xí)。
唐朝念絕攀援,自性非假借。
百千三昧門,惟此一事實(shí)。
持我問諸禪,少露真消息。
注釋參考
采衣
指彩色之衣。亦指未冠者之服。《儀禮·士冠禮》:“將冠者,采衣,紒?!?鄭玄 注:“采衣,未冠者所服?!薄兑葜軙ご罂铩罚骸凹捌谌召|(zhì)明,王ma{1|1}衣以朝,朝中無采衣?!?朱右曾 校釋:“采衣,元衣纁裳?!薄逗鬂h書·袁忠傳》“心嫌之,遂稱病自絶” 李賢 注引 三國(guó) 吳 謝承 《后漢書》:“ 忠 乘船載笠蓋詣朗( 王朗 ),見 朗 左右僮從皆著青絳采衣,非其奢麗,即辭疾發(fā)而退。”
三壽
(1).猶三老?!对姟旐灐らs宮》:“三壽作朋,如岡如陵?!?毛 傳:“壽,考也?!?馬瑞辰 通釋:“據(jù)下言如岡如陵,是祝其壽考,則壽從傳訓(xùn)考為是??吉q老也,三壽,猶三老也?!薄段倪x·張衡<東京賦>》:“降至尊以訓(xùn)恭,送迎拜乎三壽。” 薛綜 注:“三壽,三老也。言天子尊而養(yǎng)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來拜迎,去拜送焉?!?宋 范仲淹 《明堂賦》:“奉三壽以勗天下之孝,設(shè)三乏以勸諸侯之風(fēng)。”
(2).古稱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唐 孔穎達(dá) 疏。后泛指高壽。 唐 張說 《崔訥妻劉氏墓志》:“嗚呼!天道輔仁,人道與順,眷茲大德,不遐三壽,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詞》:“閲世彌三壽,還鄉(xiāng)忽九原?!?/p>
夙昔
(1).前夜?!段倪x·<古樂府·飲馬長(zhǎng)城窟行>》:“遠(yuǎn)道不可思,夙昔夢(mèng)見之?!?李善 注引《廣雅》:“昔,夜也?!?南朝 齊 謝朓 《在郡臥病呈沉尚書》詩:“良辰竟何許,夙昔夢(mèng)佳期?!卑?,夙,一本作“ 宿 ”。
(2).泛指昔時(shí),往日。 漢 桓寬 《鹽鐵論·箴石》:“故言可述,行可則。此有司夙昔所愿覩也。” 唐 權(quán)德輿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詩:“遠(yuǎn)郊有靈峯,夙昔棲真仙。”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八:“離居日久,病身不能動(dòng),求如夙昔相聚講習(xí)之樂,寧可得耶!”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然數(shù)百年來,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幾,大都萍水偶逢,煙云倏散,夙昔笑言,亦多不記憶?!?/p>
(3).朝夕?!逗鬂h書·張衡傳》:“共夙昔而不貳兮,固終始之所服也?!卑?,《文選》引作“夙夜”。
程公許名句,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吒之諷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