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言塵世客,何處欲歸臨
出自唐代王維《愚公谷三首(青龍寺與黎昕戲題)》:
愚谷與誰去,唯將黎子同。
非須一處住,不那兩心空。
寧問春將夏,誰論西復(fù)東。
不知吾與子,若個是愚公。
吾家愚谷里,此谷本來平。
雖則行無跡,還能響應(yīng)聲。
不隨云色暗,只待日光明。
緣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
借問愚公谷,與君聊一尋。
不尋翻到谷,此谷不離心。
行處曾無險,看時豈有深。
寄言塵世客,何處欲歸臨。
注釋參考
寄言
(1).猶寄語、帶信。《楚辭·九章·思美人》:“愿寄言於浮云兮,遇 豐隆 而不將?!?唐 元稹 《遣興》詩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東西跳?!?明 袁宏道 《祝雨》詩:“寄言行雨兒,莫下山頭去?!?/p>
(2).謂把某種思想感情寄托在詩文之中。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序:“是故復(fù)之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薄端螘ぶx靈運(yùn)傳論》:“自 建武 暨乎 義熙 ,歷載將百,雖綴響聯(lián)辭,波屬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麗之辭,無聞焉耳?!?/p>
塵世
塵世 (chénshì) 佛教、道教等指人世間,現(xiàn)實(shí)世界 this world;this mortal life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dú)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王維名句,愚公谷三首(青龍寺與黎昕戲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前年蒙趣召,渡江當(dāng)六月,顧慚衰病軀,觸熱朝行闕作者:陸游作品: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為韻
- 感之欲何奈,取醉遣朝夕
- 水淺凍,久留郡中
- 清高鳴雁低云海,漂泊流螢傍竹簾
- 垂衣臨八極,肅穆四門通作者:宋若昭作品: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應(yīng)制
- 筍輿嘔軋度何許,水滿東皋新過雨作者:王炎作品:汪直卿相招子大先至有詩炎后至子大再至因次
- 送老只憑書萬卷,傳家不用橘千頭作者:李流謙作品:師仁再用韻復(fù)作一首
- 余評時父才,進(jìn)士中少耦作者:五邁作品:代簡奉寄三山方時父遇游幾叟明復(fù)
- 在處聲無別,何人淚欲流。
- 秋風(fēng)蟋蟀床下鳴,茅茨耿耿秋燈明作者:宋慶之作品:放翁有五更讀書示子詩予亦次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