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畹與九層,異世皆可銘
出自宋代王灼《王氏碧雞園六詠層蘭》:
仙翁有蘭癖,肆意搜林坰。
負(fù)墻累為臺(tái),移此萬(wàn)紫青。
九畹與九層,異世皆可銘。
收拾眾妙香,逍遙醉魄醒。
孤幾光風(fēng)度,開(kāi)簾皎月停。
門前勿通客,翁續(xù)離騷經(jīng)。
注釋參考
九畹
《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shù)蕙之百畝?!?王逸 注:“十二畝曰畹?!币徽f(shuō),田三十畝曰畹。見(jiàn)《說(shuō)文》。后即以“九畹”為蘭花的典實(shí)。 唐 楊炯 《幽蘭賦》:“爾乃豐茸十步,綿連九畹?!?元 張昱 《趙松雪墨蘭》詩(shī):“ 玉廬 墨妙世無(wú)同,九畹高情更所工?!?明 唐寅 《和沉石田落花詩(shī)》之三十:“五更飛夢(mèng)環(huán) 巫峽 ,九畹招魂費(fèi) 楚 詞。” 清 秋瑾 《蘭花》詩(shī):“九畹齊栽品獨(dú)優(yōu),最宜簪助美人頭?!?/p>
九層
九重,九級(jí)。亦用以喻極高。《老子》:“九層之臺(tái),起於累土?!?唐 戴叔倫 《酬贈(zèng)張眾甫》詩(shī):“迢遙千里道,依倚九層臺(tái)?!?宋 蘇軾 《元祐三年春貼子詞·皇太妃閣》之二:“甲觀開(kāi)千柱,飛樓擢九層?!薄端挠斡洝ぐ讼审刺掖髸?huì)》:“臺(tái)殿廻旋屈曲,不知東西,直抵九層,高增無(wú)算?!?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香》:“ 丁諼 又作九層博山香爐,鏤以奇禽、怪獸,自然能動(dòng)?!?/p>
異世
(1).不同時(shí)代?!稘h書(shū)·王莽傳上》:“至於制作,與 周公 異世同符。”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七里瀨》詩(shī):“誰(shuí)謂古今殊,異世可同調(diào)。” 唐 韓愈 《進(jìn)士侯喜》:“或日接膝而不相知,或異世而相慕?!?/p>
(2).前代;前世。《漢書(shū)·郊祀志下》:“王者各以其禮制事天地,非因異世所立而繼之?!?顏師古 注:“異世,謂前代?!薄段倪x·張悛<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正刑則罪非 晉 寇,從坐則異世已輕。” 呂向 注:“言正刑則 漢 魏 之時(shí)征伐不為 晉 寇也,若緣 孫皓 之坐,則是遠(yuǎn)祖應(yīng)輕也?!?宋 秦觀 《題彭景山傳神》:“﹝ 彭景山 ﹞年四十不幸喪明……以得喪觀之,豈異世有所負(fù)耶?”
(3).不同的世間。指陽(yáng)間與陰間。 晉 潘岳 《哀永逝文》:“思其人兮已滅,覽餘跡兮未夷。昔同途兮今異世,憶舊歡兮增新悲。”
(4).指去世在陰間的人?!端螘?shū)·何偃傳》:“﹝ 偃 ﹞卒官,時(shí)年四十六……﹝ 世祖 ﹞曰:‘ 何偃 遂成異世,美志長(zhǎng)往。’”《南齊書(shū)·王儉傳》:“ 儉 年德富盛,志用方隆,豈意暴疾……便為異世,奄忽如此,痛酷彌深?!?/p>
(5).后代;后世。 唐 元結(jié) 《辯惑》上篇:“是以惡蒙異世之誅,善及子孫之賞?!?宋 周密 《齊東野語(yǔ)·鴟夷子見(jiàn)黜》:“余感其事,故書(shū)之以為異世之戒云。” 清 曾國(guó)藩 《江忠烈公神道碑銘》:“余既揭其用兵始末,乃并述他行義,聲之銘詩(shī),用告異世治國(guó)聞?wù)摺!?/p>
王灼名句,王氏碧雞園六詠層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7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