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穆修《丙寅春雨》:
天地開春暉,群陰爭閉之。
行行二月路,寒威切人肌。
淫雨恣凌虐,淹旬下無時。
頑云掃復合,直向平地垂。
蒸人共愁歎,萬物皆瘡痍。
眾木有芳華,摧沮不得施。
青苞斂絳萼,同向枝上萎。
民麥悲已病,泥中聊參差。
嘉谷失播種,雖晴諒胡為。
蠢彼田中氓,豈惟念身饑。
州縣責常賦,嗷嗷訴之誰。
幸不為盜起,多應盡流離。
吁哉致此異,其咎安所尸。
悒悒窮巷士,屏身伏茅茨。
讀書抗前古,得失心頗窺。
天理不難究,可以人事知。
且欲上其說,懼非己所宜。
有職彼尚默,未當僭汝卑。
勉汝無妄言,言出禍汝隨。
誰識比懷抱,獨自空嗟嘻。
注釋參考
天理
(1) [natural's law]∶自然法則;天道,天然的組織結構
依乎天理。——《莊子·養(yǎng)生主》
(2) [heavenly principles;moral principles]∶宋代的理學家認為封建lun{1-1}理是客觀存在的道德法則,把它叫做“天理”
(3) [moral principles;morality]∶道義
(4) [nature;natural instincts]∶天性
詳細解釋(1).天道,自然法則?!肚f子·天運》:“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談天理之開基,辯人道之始終?!?宋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大字寺園》:“其水其木,至今猶存,而曰堂曰亭者,無復彷彿矣!豈因於天理者可久,而成於人力者不可恃邪?”
(2). 宋 代理學家把封建lun{1-1}理看作永恒的客觀道德法則,稱“天理”。 宋 朱熹 《答何叔京》之二八:“天理只是仁、義、禮、智之總名,仁、義、禮、智便是天理之件數(shù)?!?/p>
(3).泛指道義?!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四:“自道神鬼莫測,豈知天理難容?”《紅樓夢》第六八回:“嬸娘怎么樣待你?你這么沒天理,沒良心!” 洪深 《貧民慘劇》第三幕:“天理良心,做這種的事情!”
(4).猶天性?!抖Y記·樂記》:“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jié),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孔穎達 疏:“理,性也,是天之所生本性滅絶矣。” 晉 葛洪 《抱樸子·道意》:“誘于可誘而天理滅矣。”
(5).星名。《隋書·天文志上》:“魁中四星,為貴人之牢,曰天理也。”
可以
可以 (kěyǐ) 表示可能或能夠 can;may 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漢· 賈誼《論積貯疏》 表示許可 現(xiàn)在你可以走了 不壞;還好 not bad;passable;pretty good 她的英語還可以 很;厲害 awful;very;extremely 這真閑得可以人事
人事 (rénshì) 指人世間的事 occurrences in human life 人事滄桑 人事不可量。——《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yǎng)、調配、獎懲等工作 personnel matters 人事調動 人情事理 ways of the world 不懂人事 人的意識的對象 consciousness of the outside world 不省人事 人力能做到的事 what is humanly possible 盡人事 饋贈的禮物 gift 送人事穆修名句,丙寅春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