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梅堯臣《送李泰伯歸建昌》:
推天以知命,自古豈不然。
桓魋及臧倉,嘗毀圣與賢。
后人何蹈之,其事實好還。
君居麻源谷,學(xué)禮如鄭玄。
聲名久已大,籍籍四海傳。
昨因丞相舉,便謂升云煙。
朅來太學(xué)館,食貧向三年。
忽懷枌榆下,歸思獨綿綿。
得告許暫注,落莫求楚船。
捋髯滄江上,仰看饑飛鳶。
誰識鵷雛志,閑誦莊叟篇。
喜問里中兒,重到舊林泉。
洗蕩俗塵垢,焚烈跨馬韉。
不向世路去,徒取愁腸煎。
雞豚粗可養(yǎng),禾黍亦足田。
不慚莎衣蟲,以葉自包纏。
及其飽滿時,曷異冠貂蟬。
君意我強寫,雖慕何由緣。
注釋參考
莎衣
蓑衣。莎,通“ 蓑 ”。 唐 司空圖 《雜題》詩之八:“樵香燒桂子,苔溼掛莎衣?!?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及第惡登科》:“ 許孟容 進士及第,學(xué)究登科,時號錦襖子上著莎衣?!?明 唐順之 《薊鎮(zhèn)憶弟正之試南都》詩:“頭顱長盡山林骨,木食莎衣信有緣。”
包纏
包裹纏繞。喻束縛。 唐 韓愈 《雜詩》:“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纏。當今固殊古,誰與為欣歡?!?/p>
梅堯臣名句,送李泰伯歸建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