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濕銘旌曉,塵凝燕榭春
出自唐代王珪《贈司空侍中晏元獻(xiàn)公挽詞二首》:
震邸陪經(jīng)席,辰階擁化鈞。
高謨帷幄舊,嘉織鼎彝新。
露濕銘旌曉,塵凝燕榭春。
許郊民愛厚,猶憶相車茵。
注釋參考
銘旌
豎在靈柩前標(biāo)志死者官職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絳帛粉書。品官則借銜題寫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則稱顯考顯妣。另紙書題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斂后,以竹杠懸之依靈右。葬時取下加于柩上。《周禮·春官·司?!罚骸按髥剩层戩骸!?唐 李白 《上留田行》:“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舉銘旌。” 清 蔣士銓 《臨川夢·哱叛》:“銘旌字,誰結(jié)個靈堂掛?” 郭沫若 《滿江紅·天外人歸》詞:“高樹銘旌三叩首,跪參導(dǎo)彈孤哀樣?!?/p>
燕榭
供人游宴的臺榭。榭,建筑在臺上的高屋。 宋 范成大 《次韻甄云卿晚登浮丘亭》:“賓筵舊壓三千客,燕榭新高十二城?!?/p>
王珪名句,贈司空侍中晏元獻(xiàn)公挽詞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