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姜特立《畫堂春》:
故園二月正芳菲。
紅紫團枝。
一番草綠謝郎池。
人醉如泥。
底事江鄉(xiāng)風物,年年獨殿芳時。
無情燕子背人飛。
似愧春遲。
注釋參考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guān)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干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p>
鄉(xiāng)風
鄉(xiāng)里的風俗;地方風俗。 宋 蘇軾 《饋歲》詩:“亦欲舉鄉(xiāng)風,獨唱無人和?!?清 查初白 《除夕恩賜羊鹿》詩:“鄉(xiāng)風未敢分僚友,家祭先應(yīng)薦祖宗。”如:各處各鄉(xiāng)風。
(1).鄉(xiāng),通“ 向 ”。趨從教化。指政治上的歸順或?qū)€人的敬仰?!豆茏印ぐ娣ā罚骸叭f民鄉(xiāng)風,旦暮利之?!薄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按似渚及傩毡亟源鞅菹轮?,莫不鄉(xiāng)風慕義,愿為臣妾?!?宋 王安石 《謝林中舍啟》:“鄉(xiāng)風有年,修問無所?!?/p>
(2).鄉(xiāng),通“ 向 ”。指趨向某種風氣?!妒酚洝と辶至袀鳌罚骸?武安侯 田蚡 為丞相,絀 黃 老 、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xué)儒者數(shù)百人,而 公孫弘 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封以 平津侯 。天下之學(xué)士靡然鄉(xiāng)風矣?!?章炳麟 《校文士》:“而后生信其(指 龔自珍 )誑耀,以為巨子,誠以舒縱易效,又多淫麗之詞,中其所嗜,故少年靡然鄉(xiāng)風?!?/p>
年年
年年 (niánnián) 每年 every year;year after year 年年豐收 念橋邊紅芍,年年知為誰生。——宋· 姜夔《揚州慢》 年年歲歲。——[英]赫胥黎著、 嚴復(fù)譯《天演論》芳時
良辰;花開時節(jié)。 南朝 宋 顏延之 《北使洛》詩:“游役去芳時,歸來屢徂諐?!?宋 歐陽修 《減字木蘭花》詞:“愛惜芳時,莫待無花空折枝?!?明 劉基 《感遇》詩之二:“芳時良可惜,此物何足數(shù)?!?瞿秋白 《赤都心史》八:“芳時易過,駒隙年光?!?/p>
姜特立名句,畫堂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