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豪心未平,三已復三仕
出自宋代方回《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氣豪心未平,三已復三仕。
毫發(fā)志不伸,所至但屈己。
屢觸炙眉怒,詎帝折腰恥。
七年困江國,脫身走故里。
欲著藏山書,實錄立傳紀。
往事邈難問,毫簡遽云止。
注釋參考
豪心
猶雄心。 宋 王安石 《七星硯》詩:“豪心蕩珍異,樂以萬金得?!?/p>
未平
(1).未必妥當?!度龂尽侵尽ゎ櫽簜鳌贰?顧君 不言,言必有中”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權 曰:‘ 顧公 歡悅,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當重思之?!?/p>
(2).沒有平息。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三已
謂三度或多次罷官。語出《論語·公冶長》:“令尹 子文 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唐 劉禹錫 《酬李相公喜歸鄉(xiāng)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詩:“且無三已色,猶泛五湖舟?!?清 姚瑩 《與余小坡書》:“夫不有身為貴卿,三已之不慍者乎!”
復三
1.古喪禮。將始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以招魂。語本《儀禮.士喪禮》:"復者一人……升自前東榮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復',三,降衣于前。"鄭玄注:"凡復,男子稱名,婦人稱字。"賈公彥疏:"復聲必三者,禮成于三,北面而招,求諸幽之義也。" 2.謂死人埋葬三天,家人招魂祭奠。方回名句,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