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壈如公莫怨天,謫居端是坐無氈
出自宋代張元干《和楊聰父聞雨書懷》:
坎壈如公莫怨天,謫居端是坐無氈。
時來要自有歸路,客散不妨頻醉眠。
云氣久能浮蜃屋,雨聲殊未透龜田。
回思風(fēng)雪圍爐夜,何處聯(lián)裘擁木綿。
注釋參考
公莫
舞曲名。 宋 王灼 《碧雞漫志》:“至 唐 武后 時,舊曲存者,如《白雪》、《公莫》、《巴渝》、《白萱》、《子夜》、《團(tuán)扇》、《懊憹》、《石城》、《莫愁》、《揚叛兒》,《烏夜啼》、《玉樹后庭花》等,止六十三曲。”參見“ 公莫舞 ”。
謫居
謫居 (zhéjū) 貶謫后住在某地 live after official exile 謫居黃州無氈
沒有氈子。 唐 鄭虔 為國學(xué) 廣文館 博士,在官貧約, 杜甫 贈詩有“坐客寒無氈”句。見《新唐書·文藝傳中·鄭虔》。后以“無氈”為居官清寒之典。 唐 杜甫 《戲簡鄭廣文虔兼呈蘇司業(yè)源明》詩:“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賴有 蘇司業(yè) ,時時與酒錢。” 宋 蘇軾 《送鄭戶曹》詩:“ 公業(yè) 有田常乏食, 廣文 好客竟無氈?!?宋 黃庭堅 《次韻張秘校喜雪》:“學(xué)子已占秋食麥, 廣文 何憾客無氈。”
張元干名句,和楊聰父聞雨書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