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程公許《多勝亭》:
昌稱文章續(xù)灑漢,只合彯纓侍香案。
帝遺騎麟下大荒,肯為吾州一笑粲。
至今千里被膏沐,猶自{上雨下矞}云余絢燦。
后二百年來祖侯,不以左官興寤歡。
西園作堂娛歲豐,東城選勝湖波漫。
不知此湖孰經(jīng)始,秀水之涯矗堤垾。
花嶼逶迤雙徑通,荷蕩淼莽三塘貫。
憑堤筑臺夐清曠,羈官賴此匯憤惋。
嘉二三子南渡來,營葺頗能還舊觀。
風(fēng)流轉(zhuǎn)燭冷如鐵,仆雨摧風(fēng)存者半。
蹇余意倦直承明,次補適來忝藩翰。
腐不能通柱后文,拙尤不辨牙籌算。
自公政須豁滯懣,時屈何能事輪奐。
支傾補壞聊復(fù)爾,護邃培高足娛玩。
江山入手要彈壓,風(fēng)月無邊供判斷。
高賢一語真實錄,勝游雖多此為冠。
水花岸草錯云錦,雨瘴清嵐無{1*1}界畔。
忘機自與鷗鷺親,無事從渠鳧鶩散。
老仙音塵可得追,移得盧家石堅悍。
題評倚重南軒翁,瞻相如瑟黃流瓚。
迂頑我豈經(jīng)世具,乞身去詠南山矸。
作詩聊與來者期,何去后思可稱贊。
尚友三賢自不差,時復(fù)憑熊一來看。
注釋參考
余意
不盡之意。 唐 錢起 《太子李舍人城東別業(yè)》詩:“東皋指歸翼,目盡有餘意?!?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三·黃鶴樓詩》:“余又嘗論諸詩,古人不以餖飣為工,如 鸚鵡洲 對 漢陽 樹, 白鷺洲 對青天外,超然不為律縛,此氣昌而有餘意也。”
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寢稱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稱。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寢曰左右之路寢,謂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p>
(2).即 承明廬 ?!稘h書·翼奉傳》:“ 未央宮 又無 高門 、 武臺 、 麒麟 、 鳳皇 、 bai{1*1}虎 、 玉堂 、 金華 之殿,獨有 前殿 、 曲臺 、 漸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陽尹荊州》詩:“驂駕乘駟馬,謁帝朝 承明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詞:“想夜半 承明 ,留教視草,卻遣籌邊?!眳⒁姟?承明廬 ”。
適來
適來 (shìlái) 方才;剛才 just now 適來誰進去了?藩翰
(1).《詩·大雅·板》:“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 毛 傳:“藩,屏也;翰,干也?!焙笠蛞浴胺病庇骱葱l(wèi)王室的重臣?!度龂尽な裰尽は戎鱾鳌罚骸白谧臃玻拇鎳?,念在弭亂。” 宋 蘇舜欽 《祭滕子京文》:“改麾于 吳 ,忽此兇變。人亡師保,國失藩翰?!薄肚迨犯濉な雷婕o(jì)二》:“宗室諸子貝勒等,皆太祖、太宗子孫,為國藩翰,理宜優(yōu)遇?!?/p>
(2).喻指藩國。《晉書·張方傳》:“ 晉氏 之禍難,實始藩翰?!?唐 吳兢 《貞觀政要·安邊》:“且 光武 居 河南 單于於內(nèi)郡,以為 漢 藩翰,終于一代,不有叛逆?!薄端疂G傳》第八九回:“於戲!敬事大國,祗畏天地,此藩翰之職也?!?/p>
(3).指布政使。 清 吳敏樹 《湖北按察使貴陽tang{1|1}子方先生哀辭》:“公往以名舉人,為縣令 湖北 。以才能發(fā)聞,洊陟藩翰?!?/p>
(4).猶藩籬。比喻界域。 唐 元稹 《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詞氣豪邁而風(fēng)調(diào)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 李 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 宋 秦觀 《魏景傳》:“如 同叟 者雖不足以窺 老 莊 之藩翰,亦 葛稚川 之流乎?” 清 薛雪 《一瓢詩話》三二:“ 溫飛卿 、 段柯古 諸君,雖與﹝ 李玉溪 ﹞并名,不能歷其藩翰?!?/p>
程公許名句,多勝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