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楓林供欸乃,猶勝斗博伊涼
出自宋代韓元吉《又溪山堂次韻四首》:
九衢塵土鬢毛蒼,只有溪山意味長。
但得楓林供欸乃,猶勝斗博伊涼。
注釋參考
楓林
楓樹林。楓葉至秋而變紅,甚美。詩文中常以楓來表現(xiàn)秋色。 唐 杜甫 《寄柏學(xué)士林居》詩:“赤葉楓林百舌鳴,黃花野岸天雞舞?!?元 周文質(zhì) 《叨叨令·四景》曲:“夏乘舟,柳岸蓮塘上醉。秋登高,菊徑楓林下醉。” 郁達(dá)夫 《杭江小歷紀(jì)程·金華北山》:“到 華溪橋 ,就已經(jīng)入了山口,右手一峰,于竹葉楓林之內(nèi),時露著白墻黑瓦?!?/p>
欸乃
欸乃 (ǎinǎi) 象聲詞。開船的搖櫓聲 the creak of an oar 欸乃一聲山水綠?!谠稘O翁》伊涼
亦作“ 伊涼 ”。曲調(diào)名。指《伊州》、《涼州》二曲。 宋 蘇軾 《子玉家宴用前韻見寄復(fù)答之》詩:“自酌金樽勸 孟光 ,更教長笛奏《伊》《涼》?!睕?,一本作“ 涼 ”。 宋 劉子寰 《花發(fā)沁園春·呈史滄洲》詞:“換譜《伊》《涼》,選歌 燕 趙 ,一番樂事重起?!睕?,一本作“ 涼 ”。 清 何洯 《競渡歌》:“《伊》《涼》曲雜十番鼓,引出翩翩游冶郎。” 李光 《集詩述感》:“歷盡蒼茫身世感,悲歌為汝按《伊》《涼》?!眳⒁姟?伊州 ”、“ 涼州 ”。
見“ 伊涼 ”。
韓元吉名句,又溪山堂次韻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