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萬里《戲題所見》:
田家不遣兒牧豬,老烏替作牧豬奴。
不羞卑冗頰得志,草根更與豬為戲。
一烏驅豬作觳觫,一烏騎豬作騏驥。
騎之不穩(wěn)驅不前,坐看頑鈍手無鞭。
人與馬牛雖各樣,一生同住烏衣巷。
吧聲啞啞喙欲乾,豬竟不曉烏之言。
騎者不從驅者斗,爭牛訟馬傍無救。
豬亦自食仍自行,一任兩烏雙斗爭。
不緣一童逐烏起,兩烏頃刻斗至死。
注釋參考
觳觫
觳觫 (húsù) 恐懼得發(fā)抖 shake;tremble from fear 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申大頭觳觫惶恐,只是跪在地下磕頭?!?清· 李伯元《文明小史》騎豬
謂夾屎走。豬即豕;豕與屎諧聲。喻驚惶之至。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 元一 於御前嘲 懿宗 曰:‘長弓短度箭, 蜀 馬臨堦騙,去賊七百里,隈墻獨自戰(zhàn),甲仗縱拋卻,騎豬正南掾?!显唬骸?懿宗 有馬,因何騎豬?’對曰:‘騎豬,豕走也?!洗笮Α!?宋 劉克莊 《轉調二郎神》詞:“ 蒙 韃殘兵騎豬遁,永絶生 猺 侵省。”
騏驥
騏驥 (qíjì) 千里馬 a legendary fine horse 騏驥一躍?!盾髯印駥W》楊萬里名句,戲題所見名句。注釋由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