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因拯溺急,是致涉波深
出自宋代司馬光《或謂光嗤景仁談禪而自談又因用前韻為景仁解》:
賤子司已久,景仁迷自今。
良因拯溺急,是致涉波深。
到岸何須栰,揮鉏不見金。
浮云任來去,明月在天心。
注釋參考
良因
(1).佛教語。好因緣。 南朝 齊 王融 《凈行詩》之六:“令名且云重,豈若樹良因?!眳⒁姟?因緣 ”。
(2).可靠的依托。 唐 劉長卿 《題靈佑上人法華院木蘭花》詩:“高柯儻為檝,渡海有良因。”
(3).好機會。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蔡少霞》:“﹝鹿幘人﹞謂 少霞 曰:‘召君書此,賀遇良因。’”
拯溺
救援溺水的人。引申指解救危難?!多囄鲎印o厚》:“不治其本,而務(wù)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薄痘茨献印ふf林訓(xùn)》:“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尋常之纏索?!?宋 陳亮 《制舉策》:“因天下所同欲而易致如反手,豈敢徐步拯溺以待 文宗 之自悟哉!”《紅樓夢》第三回:“禮賢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風(fēng)?!?/p>
司馬光名句,或謂光嗤景仁談禪而自談又因用前韻為景仁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7 華住會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