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師范《偈頌十七首》:
諸佛不出世,祖師不西來。
顢頇一句子,南岳對(duì)天臺(tái)。
注釋參考
顢頇
顢頇 (mānhān) 糊涂而馬虎 muddleheaded and careless 信上隱隱間責(zé)他辦事顢頇,幫著上司,不替百姓伸冤?!豆賵霈F(xiàn)形記》句子
句子 (jùzi) 詞和詞組由句法構(gòu)成的、能夠表達(dá)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 sentence 這個(gè)句子真長 冷言冷語 sarcastic comments 說上去非但不聽,而且還要受他們的句子。——明· 羅懋登《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南岳
亦作“ 南岳 ”。山名。五岳之一。(1)指 衡山 。《書·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 南岳 ,如 岱 禮。” 孔 傳:“ 南岳 , 衡山 ?!薄稘h書·郊祀志上》:“﹝ 舜 ﹞五月,巡狩至 南岳 。 南岳 者, 衡山 也。” 田漢 《長衡道上》詩之八:“十年夢(mèng)里朝 南岳 ,日斷層巒未許攀?!?2)指 霍山 ,即 天柱山 ?!稜栄拧め屔健罚骸?泰山 為東岳, 華山 為西岳, 霍山 為南岳, 恒山 為北岳, 嵩山 為中岳?!?郝懿行 義疏:“ 霍山 在今 廬江 灊縣 , 潛水 出焉。別名 天柱山 。 漢武帝 以 衡山 遼曠,故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為南岳……以 霍山 即 南柱 ,亦止得為 漢武 之南岳,而不得為《爾雅》之南岳矣?!?/p>
見“ 南岳 ”。
天臺(tái)
(1).謂尚書臺(tái)、省。《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天臺(tái)縣遠(yuǎn),眾所絶意。”《北齊書·文宣帝紀(jì)》:“仍攝天臺(tái),總參戎律?!薄顿Y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tái)、辱東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tái),謂尚書省?!眳⒁姟?三臺(tái) ”。
(2).對(duì)太守、縣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賴你?’ 程元 道:‘……萬乞天臺(tái)老爺做主?!?明 鄭仲夔 《耳新·經(jīng)國》:“今幸遇天臺(tái),夫冤庶伸有日?!?/p>
山名。 唐 李白 《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 天臺(tái) 四萬八千丈,對(duì)此欲倒東南傾。” 明 楊珽 《龍膏記·邂逅》:“聽言詞有意相憐,怕重來 天臺(tái) 路遠(yuǎn)?!痹敗?天臺(tái)山 ”。
釋師范名句,偈頌十七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