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小軒》:
碪杵聲中去日遒,小軒風露一簾秋。
人間走遍心如石,分付寒螿替說愁。
注釋參考
杵聲
(1).以杵搗物聲。搗衣聲。 南朝 宋 謝惠連 《搗衣》詩:“櫩高砧響發(fā),楹長杵聲哀。” 唐 孟郊 《聞砧》詩:“杵聲不為衣,欲令游子歸。” 前蜀 李珣 《定風波令》詞:“解鬟臨鏡泣殘妝,沉水香消金鴨冷,愁永,候蟲聲接杵聲長?!?/p>
(2).以杵搗物聲。夯土聲。 唐 張籍 《筑城詞》:“力盡不得休杵聲,杵聲未定人皆死。” 宋 蘇洵 《上韓樞密書》:“杵聲未絶,城輒隨壞。”
去日
去日 (qùrì) 指過去的日子 (in) past days 去日苦多風露
(1).風和露。《韓非子·解老》:“時雨降集,曠野閒靜,而以昏晨犯山川,則風露之爪角害之?!?唐 王昌齡 《東溪翫月》詩:“光連虛象白,氣與風露寒?!?郁達夫 《采石磯》二:“昨天晚上,因為月亮好得很, 仲則 竟犯了風露,在園里看了一晚的月亮?!?/p>
(2).猶風寒?!冻蹩膛陌阁@奇》卷十二:“那老媽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風露,一病不起?!?
陸游名句,小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