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生已不武,子立又不強
出自宋代蘇轍《襄陽古樂府二首野鷹來》:
野鷹來,雄雉走。
蒼?;拈幌?,毰毸大如斗。
鷹來蕭蕭風雨寒,壯士臺中一揮肘。
臺高百尺臨平川,山中放火秋草乾。
雉肥兔飽走不去,野鷹飛下風蕭然。
嵯峨呼鷹臺,人去臺已圮。
高臺不可見,況復呼鷹子。
長歌野鷹來,當年落誰耳。
父生已不武,子立又不強。
北兵果南下,擾擾如驅羊。
鷹來野雉何暇走,束縛籠中安得翔。
可憐野雉亦有爪,兩手捽鷹猶可傷。
注釋參考
不武
(1).不算勇武?!蹲髠鳌は骞辍罚骸俺切《蹋瑒僦晃?,弗勝為笑?!?/p>
(2).用作謙詞,言無將帥之才?!稌x書·庾翼傳》:“臣雖不武,意略淺短,荷國重恩,志存立效?!薄侗饼R書·神武紀上》:“吾雖不武,以死繼之,何敢讓焉。”
(3).不逞勇武。《老子》:“善為士者不武。” 王弼 注:“武,尚先陵人也。”
不強
不強干;不剛強。《史記·龜策列傳》:“故曰:田者不彊,囷倉不盈;商賈不彊,不得其贏;婦女不彊,布帛不精;官御不彊,其勢不成;大將不彊,卒不使令;侯王不彊,沒世無名。”
不勉強。《管子·牧民》:“不求不可得者,不彊民以其所惡者?!?/p>
蘇轍名句,襄陽古樂府二首野鷹來名句。注釋由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