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泂《擬古》:
往時尋芳興,屢醉黃金卮。
日來酒量窄,三盞忘東西。
雖然不多飲,不飲還復思。
所以畢吏部,千古遭潮嗤。
每年梅花開,如與粲者期。
有時棹孤舟,間或借馬騎。
水村及山驛,日炙仍風吹。
醉歸更有攜,研席相娛嬉。
今年墮塵鞅,頗復疏闊之。
此君應(yīng)有言,亦曰好惡移。
凄涼殘年歷,春到無多時。
如何江南岸,不見開一枝。
注釋參考
此君
《晉書·王徽之傳》:“﹝ 徽之 ﹞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騿柶涔剩?徽之 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后因作竹的代稱。 唐 岑參 《范公叢竹歌》:“此君託根幸得地,種來幾時聞已大。” 唐 白居易 《東樓竹》詩:“樓上夜不歸,此君留我宿。” 宋 蘇軾 《於潛僧綠筠軒》詩:“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 揚州 鶴?” 宋 姜夔 《念奴嬌·謝人惠竹榻》詞:“梅風吹溽,此君直恁清苦?!?/p>
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論語·憲問》:“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薄睹献印るx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楊伯峻 注:“有言,意為有善言?!?/p>
(2).泛指有話。如:有言在先。
好惡
好惡 (hào-wù) 偏好;喜好 taste;likes and dislikes 翻譯時不應(yīng)根據(jù)自己的好惡改變原文的意思蘇泂名句,擬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