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覺《偈二首》:
仰之彌高,不隔絲毫。
要津把斷,佛祖難逃。
鑽之彌堅(jiān),真體自然。
鳥啼華笑,在碧巖前。
瞻之在前,非正非偏。
十方坐斷,威鎮(zhèn)大千。
忽焉在后,一場(chǎng)漏逗。
堪笑云門,藏身北斗。
注釋參考
十方
十方 (shífāng) 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gè)方位 ten directions坐斷
占據(jù);把住。 宋 辛棄疾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詞:“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宋 劉過 《題潤(rùn)州多景樓》詩:“ 金山 焦山 相對(duì)起,挹盡東流 大江 水。一樓坐斷水中央,收拾 淮南 數(shù)千里?!?/p>
大千
“ 大千世界 ”的省稱。 晉 道恒 《釋駁論》:“故神暉一震,則感動(dòng)大千?!?宋 蘇軾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詩:“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趙樸初 《滿庭芳·為人民大會(huì)堂作》詞:“氣吞大千, 天安門 外, 泰岱 壯嚴(yán)。”
釋覺名句,偈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聞角——— 方岳〔宋代〕
-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詩碧樓——— 司馬光〔宋代〕
- 家園示弟槱——— 鄭樵〔宋代〕
- 金谷園花發(fā)懷古——— 佚名〔宋代〕
- 【越調(diào)】斗鵪鶉_冬景地冷天——— 蘇彥文〔元代〕
- 東池——— 孫錫〔宋代〕
- 河南令舍池臺(tái)——— 韓愈〔唐代〕
- 宿江西寺——— 寇準(zhǔn)〔宋代〕
- 送趙仁則官滿西歸三首——— 方回〔宋代〕
-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林欑——— 林同〔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