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王建《山中寄及第故人》:
長長南山松,短短北澗楊。
俱承日月照,幸免斤斧傷。
去年與子別,誠言暫還鄉(xiāng)。
如何棄我去,天路忽騰驤。
誰謂有雙目,識貌不識腸。
豈知心內(nèi)乖,著我薜蘿裳。
尋君向前事,不嘆今異翔。
往往空室中,寤寐說珪璋。
十年居此溪,松桂日蒼蒼。
自從無佳人,山中不輝光。
盡棄所留藥,亦焚舊草堂。
還君誓已書,歸我學(xué)仙方。
既為參與辰,各愿不相望。
始終名利途,慎勿罹咎殃。
注釋參考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p>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吨芏Y·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鄭玄 注:“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dāng)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p>
王建名句,山中寄及第故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