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學(xué)得琵琶,依稀馬上,總是主恩處
出自宋代劉辰翁《摸魚兒(壽王城山)》:
對(duì)尊前、簪花騎竹,老胡起起能舞。
春風(fēng)浩蕩天涯去,惟有薰吟自語。
槐正午。
看萬戶蜂脾,簾幕雙雙乳。
嬌兒呆女。
漫學(xué)得琵琶,依稀馬上,總是主恩處。
凌煙像,空倚臨風(fēng)玉樹。
升沈事遽如許。
劉郎貫是瑤池客,又醉碧桃三度。
花下數(shù)。
記三度三千,結(jié)子多紅雨。
年年五五。
共準(zhǔn)擬階庭,釵符獻(xiàn)酒,裊裊綴雙虎。
注釋參考
琵琶
琵琶 (pípa)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gè)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筑”的基礎(chǔ)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制,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shí),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依稀
依稀 (yīxī)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vaguely;dimly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馬上
馬上 (mǎshàng) 立刻;立即 immediately;right off 大家坐好,電影馬上要開映了 我馬上就和你在一起 在馬背上 on horseback 馬上比武總是
總是 (zǒngshì) 永遠(yuǎn)地;無例外地 always劉辰翁名句,摸魚兒(壽王城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