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軒不置窗與檻,湖光山翠還相通
出自宋代鄭獬《題關(guān)彥長孤山四照閣》:
湖山天下之絕境,群山繞湖千百重。
碧筍四插明鏡外,此閣正落明鏡中。
綠波一穗掃沙尾,擁門盡是紅芙蓉。
清香斷處接蒼靄,綠蘿攀樹登高峰。
當(dāng)軒不置窗與檻,湖光山翠還相通。
側(cè)耳似聞天上語,接手便欲翻長空。
忽疑躍入畫屏上,但覺毛發(fā)生清風(fēng)。
光景動蕩失天地,直與顥氣爭雌雄。
君何容易得此處,著意鑱鑿由天公。
西湖雖然多佳境,游人到此景遂窮。
昔日郎官退居此,足踏藤履手?jǐn)y筇。
時陪金壺宴親舊,船飛兩楫如歸鴻。
溪魚鮮白玉膏脆,林果紅熟燕脂濃。
揮弄清泉倚蒼石,當(dāng)時即是神仙翁。
又況諸子盡奮發(fā),綠袍照爛時相從。
我來登覽但嘆息,有家不得居江東。
至今此景常入夢,尚有清氣留心胸。
屢蒙書尾追拙唱,強(qiáng)臨紙札誠難工。
湖山有靈必見笑,便與棄擲無留蹤。
直須收拾買鄰舍,兄乎異日能相容。
注釋參考
不置
(1).不安放?!妒酚洝ぶ懿兰摇罚骸吧暇咏?,召 亞夫 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箸, 亞夫 心不平。”
(2).不舍;不止。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若嬲之不置,不過欲為官得人,以益時用耳。”《新唐書·狄仁杰傳》:“為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詰,眾爭辨對, 仁杰 誦書不置?!薄抖膛陌阁@奇》卷十五:“侍郎一一奏知, 孝宗 稱嘆不置。” 沙汀 《淘金記》第九章:“大家都在羨慕不置的時候, 么長子 站起來了?!?/p>
(3).猶不德。謂不自以為有德?!洞蟠鞫Y記·文王官人》:“有知而不伐,有施而不置。” 汪照 注補(bǔ):“置,當(dāng)讀如德。”
山翠
翠綠的山色。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應(yīng)令》:“水光懸蕩壁,山翠下添流?!?唐 王維 《華子岡》詩:“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宋 歐陽修 《逸老亭》詩:“池光開小幌,山翠入重城?!?清 厲鶚 《永興寺二雪堂曉起看綠萼梅》詩:“是時春空霽,山翠爭便娟?!?/p>
相通
相通 (xiāngtōng) 彼此溝通;連通;互相通融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be interlinked 兩個房間相通鄭獬名句,題關(guān)彥長孤山四照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