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王沂孫《一萼紅》
玉嬋娟。甚春馀雪盡,猶未跨青鸞。疏萼無香,柔條獨(dú)秀,應(yīng)恨流落人間。記曾照、黃昏淡月,漸瘦影、移上小闌干。一點(diǎn)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重省嫩寒清曉,過斷橋流水,問信孤山。冰粟微銷,塵衣不浣,相見還誤輕攀。未須訝、東南倦客,掩鉛淚、看了又重看。故國(guó)吳天樹老,雨過風(fēng)殘。
注釋參考
嫩寒
亦作“嫰寒”。輕寒。 宋 王詵 《踏青游》詞:“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曉?!?元 張翥 《摸魚兒·送黃任伯歸豐城》詞:“蘭舟同上 鴛鴦浦 ,天氣嫰寒輕暖?!?明 高啟 《梅花》詩之二:“薄暝山家松樹下,嫩寒江店杏花前?!?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shí)·凌茝沅》:“商略儂舟泊何處,嫩寒春曉 段家橋 。” 魯迅 《集外集·<送增田涉君歸國(guó)>詩》:“ 扶桑 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p>
清曉
清曉 (qīngxiǎo) 清晨;天剛亮的時(shí)候 early morning 清曉的微風(fēng),略帶涼意斷橋
(1).毀壞的橋梁。 唐 杜甫 《過故斛斯校書莊》詩之二:“斷橋無復(fù)板,臥柳自生枝?!?宋 蘇軾 《正月二十四日與兒子過同游羅浮道院及棲禪精舍過作詩和其韻寄邁迨》:“斷橋?qū)氽`,脫屨欣小揭。” 元 曹文晦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詩:“斷橋歸郭路,細(xì)雨過溪人?!?清 王韜 《淞隱漫錄·乩仙逸事》:“或遇枯木寒花,斷橋流水,輒低徊不忍去?!?/p>
(2).橋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白堤 上。自 唐 以來已有此名?;蜓员久?寶祐橋 ,又名 段家橋 ,今罕有稱者。 唐 張祜 《杭州孤山寺》詩:“ 斷橋 荒蘚澁,空院落華深。”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湖山勝概》:“ 斷橋 ,又名 段家橋 ,萬柳如云,望如裙帶。” 清 王韜 《淞隱漫錄·吳也仙》:“家住 西湖 斷橋 北,緑楊深處有柴門?!?/p>
流水
流水 (liúshuǐ) 流動(dòng)的水 running water 落花流水春去也。 商店銷售額 turnover in business 流水收入 立即;趕快;急急忙忙 in hurry 他流水就說問信
(1).打聽信息?!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他歸你家十來日了,如何到來這里問信?!薄都t樓夢(mèng)》第七七回:“恨不得一時(shí)亮了就遣人去問信?!?/p>
(2).過問。 黃遠(yuǎn)庸 《舊歷新年之一瞥》:“請(qǐng)他們不必問信,辦到數(shù)月之后,再來問信,包辦幾個(gè)月再看?!?/p>
孤山
山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孤峰獨(dú)聳,秀麗清幽。 宋 林逋 曾隱居于此,喜種梅養(yǎng)鶴,世稱 孤山處士 。 孤山 北麓有 放鶴亭 和梅林。 宋 沉括 《夢(mèng)溪筆談·人事二》:“ 林逋 隱居 杭州 孤山 ,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云霄,盤旋久之,復(fù)入籠中?!?宋 林逋 《宿姑蘇凈惠大師院》詩:“ 孤山 猿鳥 西湖 上,懶對(duì)寒燈詠《式微》。” 清 趙翼 《寓西湖十日雜記以詩》:“ 孤山 好林館,丹碧隱青漣?!?清 秋瑾 《梅十章》之九:“ 孤山 林下三千樹,耐得寒霜是此枝?!?郭沫若 《瓶》詩之四:“我是憑倚在 孤山 的水亭,我是佇立在亭外的水濱?!?/p>
王沂孫名句,一萼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