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佚名《詩經》
注釋參考
燕于飛
《詩·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詩中詠送別,以“燕燕于飛”起興。后因以“燕于飛”為送別之典。 唐 許渾 《送楊發(fā)東歸》詩:“紅花半落燕于飛,同客 長安 今獨歸?!?/p>
差池
差池 (chāchí) 〈方〉 失誤;疏忽 mistake 若有半點差池,我手里不能輕輕的放過了你 意外 something unexpected 須要好言安慰他,倘有些差池,不是當玩的之子
這個人?!对姟ぶ苣稀h廣》:“之子于歸,言秣其馬?!?鄭玄 箋:“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馬?!?晉 潘岳 《悼亡詩》:“之子歸窮泉,重壤永休隔?!?金 元好問 《寄贈龐漢》詩:“之子貧居久,詩文日有功?!?清 方文 《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詩:“之子蓄奇懷,中宵肆良讌?!?/p>
于歸
出嫁?!对姟ぶ苣稀ぬ邑病罚骸爸佑跉w,宜其室家?!?朱熹 集傳:“婦人謂嫁曰歸?!?馬瑞辰 通釋:“《爾雅》:‘于,曰也。’曰讀若聿,聿、于一聲之轉?!佑跉w’,正與‘黃鳥于飛’、‘之子于征’為一類。于飛,聿飛也;于征,聿征也;于歸,亦聿歸也。又與《東山》詩‘我東曰歸’《采薇》詩‘曰歸曰歸’同義,曰亦聿也。于、曰、聿,皆詞也。” 明 孫仁孺 《東郭記·一妾》:“在閨中雙雙聚首,怕于歸不能相守。” 清 李漁 《蜃中樓·雙訂》:“他日于歸,不知嫁著甚么男子,好生愁悶?!?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我記得你還有一位令姐,怕已經于歸了吧?”
瞻望
瞻望 (zhānwàng) 往遠處或高處看 look forward 瞻望將來 敬仰并寄以希望 respect and expect 朝野瞻望弗及
(1).來不及?!稘h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贊》:“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輪迎 枚生 ,見 主父 而嘆息。”
(2).比不上。《后漢書·周黃徐姜申屠傳序》:“ 太原 閔仲叔 者,世稱節(jié)士,雖 周黨 之潔清,自以為弗及也。”
泣涕如雨
泣:低聲哭;涕:鼻涕。眼淚像雨一樣。形容極度悲傷。佚名名句,詩經名句。注釋由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