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白居易《訪陶公舊宅》:
垢塵不污玉,靈鳳不啄膻。
嗚呼陶靖節(jié),生彼晉宋間。
心實(shí)有所守,口終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陽(yáng)山。
夷齊各一身,窮餓未為難。
先生有五男,與之同饑寒。
腸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
連征竟不起,斯可謂真賢。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
每讀五柳傳,目想心拳拳。
昔常詠遺風(fēng),著為十六篇。
今來(lái)訪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樽有酒,不慕琴無(wú)弦。
慕君遺容利,老死此丘園。
柴桑古村落,栗里舊山川。
不見(jiàn)籬下菊,但余墟中煙。
子孫雖無(wú)聞,族氏猶未遷。
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注釋參考
柴桑
(1).古縣名。 西漢 置,因縣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東漢 末, 諸葛亮 見(jiàn) 孫權(quán) 于此,共圖抗 曹 。 晉 以后歷為 潯陽(yáng)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廢。 晉 郭璞 《江賦》:“鼓洪濤於 赤岸 ,淪餘波乎 柴桑 ?!?/p>
(2).借指 晉 陶潛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稱。 清 錢謙益 《吳封君七十序》:“指 婁水 為 潯陽(yáng) ,即家園為 廬 阜,飲 柴桑 之酒,一觴獨(dú)進(jìn);鼓 少文 之琴,眾山皆響。” 陳三立 《次韻黃知縣苦雨》:“陸沉共有神州痛,休問(wèn) 柴桑 漉酒巾?!?/p>
(3).據(jù)《宋書·隱逸傳·陶潛》載, 潛 晚年隱居故里 柴桑 ,有腳疾,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后因以“柴?!贝腹世铩?清 趙翼 《哭亡兒耆瑞》詩(shī)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題墓,歸到 柴桑 孰舁輿?”
村落
村落 (cūnluò) 村莊 village;hamlet里舊
指有舊交的鄉(xiāng)親。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十:“僕在 江 南為學(xué)士日,一里舊齎一寶帶,託僕投執(zhí)政?!?/p>
山川
山川 (shānchuān) 山岳、江河 mountains and rivers—landscape 祖國(guó)壯麗的山川白居易名句,訪陶公舊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卷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