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嵲《避賊》:
避賊入深谷,乘桴復悠悠。
四顧江上山,群峰如薺稠。
是時雪霜霽,林壑氛霧收。
茂樹蔭石壁,澄潭深不流。
蓧蕩擁荒崗,沖飚忽颼飗。
山深水更佳,溪喧鳥啼幽。
平昔慕尋勝,所見良未儔。
舉世逢禍樞,我獨成茲游。
暫賞興復闌,自誷寬百憂。
舍棹陟絕巘,林光與云浮。
卻觀來時江,碧線縈長洲。
一室茍自安,兩飯無余求。
彼蒼未厭亂,生民何時休。
傳聞敵人營,近在瀕漢州。
尚恐復飄轉(zhuǎn),詎敢辭淹留。
已與農(nóng)父言,傭耕事田疇。
耘耔紓井田,蠶績充衣裘。
尚享黃發(fā)期,庶幾諧首丘。
注釋參考
雪霜
(1).雪和霜?!抖Y記·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則雪霜不時,小兵時起,土地侵削。” 唐 李紳 《發(fā)壽陽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懷書事》詩:“漸喜雪霜消解盡,得隨風水到天津?!?宋 程大昌 《感皇恩》詞:“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長緑?!?/p>
(2).比喻一塵不染。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陸敬游十賚文》:“滌蕩紛穢,表里雪霜?!?/p>
(3).比喻白色。 唐 劉禹錫 《望夫山》詩:“肌膚銷盡雪霜色,羅綺點成苔蘚斑。” 唐 杜牧 《寄李播評事》詩:“春來煙渚上,幾浄雪霜毫。”
(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發(fā)。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贈別郭虛舟煉師五十韻》:“雪霜各滿鬢,朱紫徒為衣?!?宋 蘇軾 《次韻子由種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蘆花。 唐 黃滔 《題山居逸人》詩:“十畝餘蘆葦,新秋看雪霜。”(3)鹽。 宋 龔鼎臣 《東原錄》:“ 王欽若 三司勾當,來 亳州 散食鹽錢。知州有詩一句云:‘雪霜散處民心悅。’ 欽若 對曰:‘鼎鼐調(diào)時眾口知?!?/p>
林壑
林壑 (línhè) 樹林和山谷 rocks and trees氛霧
(1).霧氣。《禮記·月令》:“仲冬行夏令,則其國乃旱,氛霧冥冥,雷乃發(fā)聲。” 鄭玄 注:“氛霧冥冥……霜露之氣散相亂也。”《周書·文帝紀下》:“從旦至未,戰(zhàn)數(shù)十合,氛霧四塞,莫能相知?!?清 吳敏樹 《九日鹿角登高》詩序:“秋之氣清以肅,氛霧收而天高。” 王統(tǒng)照 《沉船》:“他望著往海碼頭去的小道,枯黃的草葉上浮動著氛霧的密點,就像張下一個霧網(wǎng)似的。”
(2).比喻世道混亂或戰(zhàn)亂。 漢 劉向 《九嘆·惜賢》:“竢時風之清激兮,愈氛霧其如塺。”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劉琨<傷亂>》:“皇 晉 遘陽九,天下橫氛霧。” 前蜀 杜光庭 《中和秦中化龍池醮詞》:“掃渠兇於北陸,清氛霧於中原?!?宋 曾鞏 《送程公辟使江西》詩:“過臨有幸破氛霧,奮厲方欣入陶冶?!?/p>
張嵲名句,避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