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邵棠《梅》:
破荒風(fēng)信到花英,標(biāo)格孤高畫不成。
萬古色專天下白,一生香在雪中清。
羅浮松有關(guān)幽興,野路梨云散曉情。
我欲重來竟題墨,莫教吹動玉簫聲。
注釋參考
羅浮
山名。在 廣東省 東江 北岸。風(fēng)景優(yōu)美,為 粵 中游覽勝地。 晉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稱為“第七洞天”。相傳 隋 趙師雄 在此夢遇梅花仙女,后多為詠梅典實。 南朝 陳 徐陵 《奉和山地》:“ 羅浮 無定所,鬱島屢遷移?!?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 南海 以竹為甑者,類見之矣,皆 羅浮 之竹也。” 元 張可久 《天凈沙·孤山雪夜》曲:“淡粧人在 羅浮 ,黃昏月上 西湖 ,翠袖翩翩起舞?!?清 屠宸楨 《疏影》詞:“酒醒黃昏,看足香痕,好夢 羅浮 重省?!眳⒁姟?羅浮夢 ”。
有關(guān)
有關(guān) (yǒuguān) 有關(guān)系;關(guān)涉,涉及 have sth.to do with;relate to;concern 同這個問題有關(guān)的事實幽興
(1).微奧的旨趣。
(2).幽雅的興味。 唐 裴迪 《木蘭柴》詩:“緣谿路轉(zhuǎn)深,幽興何時已。” 宋 葉適 《項君先有幽興堂其子木即以名庵》詩:“更欲添幽興,惟消桂幾枝。” 清 王貴一 《李三十六拙隱草堂》詩:“年年花事好,幽興獨徘徊?!?/p>
野路
(1).村野間道路。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縣道不通于野,野路不達(dá)于邑,騎馬乘舟者,必不由也。” 北周 庾信 《明月山銘》:“堤梁似堰,野路疑村?!?明 何景明 《愚庵王公瓖》詩:“野路東流水,空山歲暮云?!?/p>
(2).邪道,非正統(tǒng)的行徑。 明 袁宗道 《論文上》:“ 空同 ( 李夢陽 )不知,篇篇模擬,亦謂反正。后之文人,遂視為定例,尊若令甲,凡有一語不肖古者,即大怒,駡為野路惡道。”參見“ 野路詩 ”。
(3).喻不正當(dāng)?shù)男袕??!豆沤裥≌f·滕大尹鬼斷家私》:“那少婦熬不得,走了野路,出乖露丑,為家門之玷。”
云散
云散 (yúnsàn) 像天空的云那樣四處散開。比喻曾經(jīng)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個地方 disappear 舊友云散邵棠名句,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花樣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