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將短發(fā)供離恨,早卜寬鄉(xiāng)作酒鄰
出自宋代項安世《次韻黃縣尉祁陽遇全州試官同歸》:
粉字朱牌簇縣津,綠蓑青笠洗行塵。
一時客路同歸棹,半是年家及里人。
秦代徽君巖上石,吳時霸主澗中神。
休將短發(fā)供離恨,早卜寬鄉(xiāng)作酒鄰。
注釋參考
短發(fā)
(1).稀少的頭發(fā)。指老年。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充隴右節(jié)度使三十韻》:“隨肩趨刻漏,短髮寄簪纓?!?宋 張孝祥 《念奴嬌·過洞庭》詞:“短髮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宛新彬 等注:“短髮,稀髮?!?/p>
(2).短頭發(fā)。
(3).斷發(fā)。剪短頭發(fā)。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寧寺》:“短髮之君,無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稟蕞陋之質(zhì)?!?周祖謨 校釋:“短髮者,即斷髮也,與文身為對文?!?/p>
離恨
因別離而產(chǎn)生的愁苦。 南朝 梁 吳均 《陌上?!吩姡骸肮嗜藢幹耍x恨煎人腸。” 南唐 李煜 《清平樂》詞:“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薄秲号⑿蹅鳌返诙换兀骸鞍堰@一腔離恨,哭個痛快?!?李大釗 《送別幼衡》詩:“壯別天涯未許愁,盡將離恨付東流。”
寬鄉(xiāng)
人少田多的地區(qū)。《隋書·食貨志》:“ 天保 八年,議徙 冀 、 定 、 瀛 無田之人,謂之樂遷,於 幽州 范陽 寬鄉(xiāng)以處之。”《新唐書·食貨志一》:“田多可以足其人者為寬鄉(xiāng),少者為狹鄉(xiāng)。狹鄉(xiāng)授田,減寬鄉(xiāng)之半?!?宋 蘇轍 《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使寬鄉(xiāng)雖閑得六年以上而法不禁?!?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jié):“民只受三十畝或更少的田,一開始就有逃往寬鄉(xiāng)的趨勢?!?/p>
項安世名句,次韻黃縣尉祁陽遇全州試官同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