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農(nóng)耕罷負犁去,村社祭余懷肉歸
出自宋代陸游《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
細雨如絲映晚暉,店家小憩換征衣。
春農(nóng)耕罷負犁去,村社祭余懷肉歸。
黃犢自依殘照臥,白鷗爭傍小灘飛。
道邊舊識凋零盡,誰記遼天老令威?
注釋參考
春農(nóng)
(1).指春耕時節(jié)。《后漢書·段熲傳》:“ 熲 以春農(nóng),百姓布野, 羌 雖暫降,而縣官無廩,必當復為盜賊,不如乘虛放兵,埶必殄滅。” 唐 薛能 《桃花》詩:“風光新社燕,時節(jié)舊春農(nóng)?!?/p>
(2).春日的農(nóng)事。 唐 杜甫 《諸將》詩之三:“稍喜臨邊 王相國 ,肯銷金甲事春農(nóng)。” 宋 蘇頌 《春帖》詩:“和氣薰風摩蓋壤,競銷金甲事春農(nóng)?!?/p>
村社
(1).舊時農(nóng)村祭祀社神的日子或盛會?!杜f唐書·文苑傳下·司空圖》:“歲時村社雩祭祠禱,鼓舞會集, 圖 必造之,與野老同席,曾無傲色。”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我覷這單刀會似賽村社。”
(2).猶村落。 唐 羅隱 《讒書·代韋徵君遜官疏》:“拜無渥澤,驚動村社?!?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二:“﹝ 山禺 ﹞有眾二千餘人,刦掠村社、族帳?!薄段饔斡洝返诙嘶兀骸爸灰娔呛K簾煵ㄊ幨?,巨浪悠悠……近岸無村社,傍水少漁舟?!?/p>
(3).原始社會末期公有制向私有制過渡的社會經(jīng)濟組織。由定居在一定地域內的包括同一氏族的和其他氏族的一群家庭組成。土地公有;牲畜、農(nóng)具、住宅、生產(chǎn)物私有。
余懷
無窮的懷念。 清 大汕 廠翁 《海外紀事》卷四:“特遣副寺僧持瓣香勺水,畧敍輓歌,申奠於太翁之靈,并惟賢公節(jié)哀zi{1-1}慰。餘懷縷縷,未盡筆舌?!?/p>
陸游名句,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