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出自兩漢佚名《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huì)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己遠(yuǎn),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
注釋參考
相去
相距;相差?!稘h書·食貨志上》:“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fù)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yuǎn)矣。”《晉書·王祥傳》:“吾等 魏 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階而已。” 宋 曾鞏 《答范資政書》:“而拜別朞年之間,相去數(shù)千里之遠(yuǎn),不意閣下猶記其人?!?魯迅 《書信集·致章廷謙》:“據(jù) 達(dá)夫 口述,則他們所答應(yīng)者,和我所提出的相去并不遠(yuǎn)?!?/p>
一涯
一方?!段倪x·古詩<行行重行行>》:“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李善 注引《廣雅》:“涯,方也。” 唐 高適 《重陽》詩:“百年將半仕三已,五畝就荒天一涯?!?宋 王安石 《上江寧府王龍圖啟》:“承乏一涯,彌闊門墻之便?!?/p>
佚名名句,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