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太宗《緣識》:
三天境象驗(yàn)人間,不在江湖不在山。
大約頗同隨報(bào)應(yīng),耳根清靜道心閑。
注釋參考
三天
(1).我國古代關(guān)于天體的學(xué)說,有渾天、宣夜、蓋天三家,稱為“三天”。《宋書·律歷志序》:“《天文》雖為該舉,而不言天形,致使三天之説,紛然莫辨?!痹敗?宣夜 ”。
(2).道教稱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為三天?!稘h武帝內(nèi)傳》:“是三天上元之官,統(tǒng)領(lǐng)十萬。”《海內(nèi)十洲記·方丈洲》:“ 方丈洲 在 東海 中心……有金玉琉璃之宮,三天司命所治之處?!薄对企牌呋`》卷八:“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p>
(3).佛教稱欲界、se{1-1}界、無se{1-1}界為三天。 唐 李白 《秋日登揚(yáng)州西靈塔》詩:“萬象分空界,三天接畫梁?!?王琦 注:“三天,謂欲界天、se{1-1}界天、無se{1-1}界天也?!?明 何景明 《詠天寧寺塔》詩:“鏡現(xiàn)三天象,珠含四日光。”
(4).泛指天空?!段饔斡洝返谑兀骸?行者 道:‘你不曾見夜間那火,光騰萬里,亮透三天,且休説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見了?!?/p>
(5).指 清 代皇子及諸王公讀書的前、中、后三殿。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一:“世稱上齋曰三天,蓋由從前列圣每歲駐蹕 澄清園 ,諸王公即讀書園廬,其地為殿三層,皆有 世宗 皇帝御書匾額,前曰‘前垂天貺’,謂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謂之中天;后曰‘后天不老’,謂之后天,統(tǒng)謂之三天。”
境象
景象;情境。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蔡少霞》:“居處深僻,俯近龜蒙,水石云霞,境象殊勝?!?明 李東陽 《南行稿序》:“連山大江,境象開豁;廓然若小宇宙而游混茫者,信天下之大觀也?!?趙樸初 《臨江仙·飛行中作》詞:“穿過層陰千百尺,喜看萬里晴空。上方境象覽無窮?!?/p>
人間
人間 (rénjiān) 指整個(gè)人類社會;世間 man’s world;the world 要留清白在人間?!鳌?于謙《石灰吟》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巍?沈括《夢溪筆談》不在
不在 (bùzài) 指不位于或處于某處 be out;be not in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jī)房上班上 婉稱人去世了 pass away 長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江湖
江湖 (jiānghú) 河流湖泊 rivers and lakes 遠(yuǎn)涉江湖?!顿Y治通鑒》 指四方各地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轉(zhuǎn)徙于江湖。——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走江湖 流落江湖 舊時(shí)指四處流浪、靠賣藝、賣藥等生活的人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 四處流浪、賣藝、賣藥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 隱士居處 live in seclusion 處江湖之遠(yuǎn)。——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宋太宗名句,緣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