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侵南畝務,已拔北江流
出自唐代賈島《鄭尚書新開涪江二首》:
岸鑿青山破,江開白浪寒。
日沉源出海,春至草生灘。
梓匠防波溢,蓬仙畏水干。
從今疏決后,任雨滯峰巒。
不侵南畝務,已拔北江流。
涪水方移岸,潯陽有到舟。
潭澄初搗藥,波動乍垂鉤。
山可疏三里,從知歷億秋。
注釋參考
南畝
南畝 (nánmǔ) 指田野 field 轉而緣南晦(晦,同“畝”)。——《漢書·食貨志》引漢· 賈誼《論積貯疏》 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唐· 杜牧《阿房宮賦》北江
古以 南江 、 北江 、 中江 為三江。 北江 指今 長江 下游。《書·禹貢》:“東為 北江 ,入于海?!?孔 傳:“自 彭 蠡 ,江分為三,入 震澤 ,遂為 北江 而入海?!?/p>
賈島名句,鄭尚書新開涪江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