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晉曹植《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
斗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
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
攬弓捷鳴鏑,長驅上南山。
左挽因右發(fā),一縱兩禽連。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
觀者咸稱善,眾工歸我妍。
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
膾鯉臇鮐蝦,炮鱉炙熊蹯。
鳴儔嘯匹侶,列坐竟長筵。
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
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
云散還城邑,清晨復來還。
注釋參考
連翩
亦作“ 連鶣 ”。1.連續(xù)飛翔貌。 南朝 齊 謝朓 《贈王主簿詩》之一:“一遇長相思,愿寄連翩翼?!?/p>
(2).連續(xù)不斷。 三國 魏 曹植 《名都篇》:“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 南朝 梁 何遜 《學古》詩之一:“ 長安 美少年,羽騎暮連翩?!?茅盾 《色盲》二:“最后顯現(xiàn)在他幻覺上的,是燕子似的連翩飛來的九封信?!?/p>
(3).伶俜,孤獨無依貌。 三國 魏 曹植 《吁嗟篇》:“宕若當何依,忽亡而復存。飄颻周八澤,連翩歷五山?!?南朝 宋 鮑照 《與荀中書別詩》:“勞舟厭長浪,疲斾倦行風。連翩感孤志,契闊傷賤躬?!薄抖鼗妥兾募の樽玉阕兾摹罚骸翱史o食可充腸,逈野連翩而失伴?!?蔣禮鴻 通釋:“聯(lián)翩就是連翩,伶俜和聯(lián)翩、連翩是一聲之轉?!薄抖鼗颓釉~·樂世詞》:“失羣孤燕獨連鶣,半夜高飛在月邊。”
擊鞠
亦作“ 擊踘 ”。亦作“ 擊掬 ”。我國古代一種在馬上打球的運動。盛行于 唐 宋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王知古》:“有 王知古 者……退處於 三川 之上,以擊鞠飛觴為事,遨游於南鄰北里間?!薄杜f唐書·德宗紀上》:“寒食節(jié),上與諸將擊鞠於內殿?!?宋 沉括 《夢溪筆談·技藝》:“余觀彈棊絶不類蹴踘,頗與擊踘相近?!薄缎瓦z事》后集:“至 正隆 五年,命 契丹 海濱 延禧 并 天水 趙某 皆往騎馬,令習擊掬。時帝手足顫掉,不能擊掬,令左右督責習之?!?/p>
巧捷
(1).靈巧敏捷?!痘茨献印m真訓》:“置猨檻中,則與豚同,非不巧捷也,無所肆其能也?!?三國 魏 曹植 《名都篇》:“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p>
(2).靈巧方便。 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 太平興國 中, 蜀 人 張思訓 ,製上渾儀,其製與舊儀不同,最為巧捷。”
萬端
萬端 (wànduān) 頭緒極多而紛亂 multifarious 感慨萬端 說王萬端。——《史記·魏公子列傳》曹植名句,名都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