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太宗《緣識》: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揚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矚。
法於天,象於地,伏羲所造與心契。
先明理世見其真,六律含徽聲嘹唳。
從茲化被先賢慕,激濁揚清肖喜怒。
太素仁風去住間,元和之氣皆遍布。
飛鳳在天不可測,大小龍吟不費力。
響應聽時有自然,舉措安詳能雅飾。
南風思政民俗化,順從平等無高下。
淳樸相傳今復興,逍遙道德后宗亞。
指要直掌須反善,拊安排齊似剪取。
聲來往,玄更玄,振兼文武情展轉。
古與今來千萬來弄,幾人通達能妙用。
廣陵散好足仙蹤,胡笳十八堪鄭重。
堪鄭重,何清切,依憑伎倆能撥刺。
輕挑重打善間鉤,連蠲掄下輕微抹。
伯牙彈時如何美,汪汪洋洋似流水。
類例研究剛柔,壞陵秋思無比擬。
敘志神和慢調(diào){左車右爾},修身治性藏幽隱。
蒼龍鶴舞白雉飛,防奢止欲皆相準。
注釋參考
浮沈
亦作“ 浮沉 ”。1.古代一種祭河川的儀式?!稜栄拧め屘臁罚骸凹来ㄔ桓〕??!?郭璞 注:“投祭水中,或浮或沉。”
(2).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唐 李紳 《溯西江》詩:“孤棹自遲從蹭蹬,亂帆爭疾競浮沉。” 艾青 《魚化石》詩:“在浪花里跳躍,在大海里浮沉?!?/p>
(3).隨波逐流。謂追隨世俗?!妒酚洝ぴ魂隋e列傳》:“ 袁盎 病免居家,與閭里浮沉,相隨行,鬭雞走狗。”《舊唐書·裴度傳》:“﹝ 度 ﹞及晚節(jié),稍浮沉以避禍?!?宋 司馬光 《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銘》:“然不能與世浮沉,平視貴要。” 清 龔自珍 《對策》:“其仕也,餘力及之而已,浮沉取容,求循資序而已?!?/p>
(4).喻升降、盛衰、得失。 漢 班倢伃 《搗素賦》:“佇風軒而結睇,對愁云之浮沉?!?三國 魏 曹植 《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文選·王僧達<答顏延年>詩》:“結游略年義,篤顧棄浮沉?!?李善 注:“ 高誘 《淮南子》注曰:‘浮沉,猶盛衰也?!?唐 劉復 《出東城》詩:“一為浮沉隔,會合殊未央?!薄睹魇贰の脑穫魉摹だ罹S楨》:“﹝ 維楨 ﹞浮沉外僚,幾三十年。” 茅盾 《子夜》八:“好計策!不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不出來?!?/p>
(5).埋沒;沉淪。 宋 蘇軾 《與人書》之二:“君自名臣子,才美漸著,豈復久浮沉里中?” 明 宋濂 《故紹興路總管府金府君墓碣》:“吾掌腴且厚如此,肯浮沉田閒乎?” 清 陸嵩 《贈龔藍生》詩:“浮沉下位不得志,眼看時事動憤懣。”
(6).出現(xiàn)和消失。 漢 陸賈 《新語·道基》:“天氣所生,神靈所治,幽閒清浄,與神浮沉?!?周立波 《第一夜》:“蒙矓里,許多的幻影在前面浮沉。”
(7).指書信未送到。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殷羨 作 豫章郡 太守。臨去,都下人因寄百計函書。既至 石頭 ,悉擲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喬 不能作致書郵!’”后稱書信未送到為“浮沉”。 清 孫枝蔚 《淮瀆廟樓寓作》詩:“ 揚州 雖咫尺,書信易浮沉?!?/p>
指歸
主旨;意向?!度龂尽侵尽ぶT葛瑾傳》:“與 權 談説諫喻,未嘗切愕,微見風彩,粗陳指歸,如有未合,則捨而及他。” 宋 王禹偁 《請撰大行皇帝實錄表》:“備嘗探討,粗見指歸?!?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二》:“皇朝制作,稍以己意列其指歸,析類分門,總為一集?!?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今則舉一切詩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而為世所不甚愉悅者悉入之?!?/p>
制度
制度 (zhìdù) 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guī)章或準則 system;institution 管理貨幣制度 一定歷史條件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體系 order 以他們?yōu)槭椎母嘀贫鹊南笳? 式樣;規(guī)格 style 制度宏敞催促
催促 (cuīcù) 使趕快進行某事或使某事的進程加快 hasten;hurry 他們催促她快買飲料宋太宗名句,緣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忍者跳躍跑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