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洪皓《次督洗泯韻》:
陰山趺坐匪逃秦,杖錫聊充觀國賓。
君已無家攜愛子,我雖有室別慈親。
頃年共詩同文館,今日俱為異域人。
千里遠來當洗拂,松醪未孰且休嗔。
注釋參考
頃年
(1).近年。《后漢書·明帝紀》:“自 汴渠 決敗,六十餘歲,加頃年以來,雨水不時, 汴 流東侵,日月益甚,水門故處,皆在 河 中。” 唐 張九齡 《敕處分舉人》:“頃年策試,頗成弊風,所問既不切於時宜,所對亦何關(guān)於政事?”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麗景》:“頃年更有解事者,屏除羅綺,臥處橫施竹榻、布帷、角枕,極其樸素?!?/p>
(2).往年?!段簳V陵王羽傳》:“朕頃年以其人識見可取,故簡司獄官,小優(yōu)劣不足為差?!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時 李永錫 亦在舉中, 旦 等言:‘ 永錫 即頃年妄陳封事被黜者。’”
同文館
(1). 宋 代四方館之一。專以接待 青唐 、 高麗 使節(jié)。 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紺珠·制度·四方館》:“四方館。 宋 : 都亭驛 以待 遼 ; 都亭西驛 以待 西蕃 、 阿黎 、 于闐 、 新羅 、 渤海 ; 懷遠驛 以待 交趾 ;同文館以待 青唐 、 高麗 。”《宋史·禮志二二》:“ 紹興 二年, 高麗 遣使副來貢,并賜酒食于同文館?!?/p>
(2). 清 代培養(yǎng)外交翻譯人才的學校。1862年( 同治 元年)在 北京 成立,附屬于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主要學習外文。《清史稿·選舉志二》:“又震於列強之船堅礮利,急須養(yǎng)成繙譯與製造船械及海陸軍之人才。故其時首先設(shè)置之學校,曰京師同文館,曰上海廣方言館,曰福建船政學堂及南北洋水師、武備等學堂?!?嚴復(fù) 《原強》:“海禁大開以還;所興發(fā)者亦不少矣:譯署,一也;同文館,二也;船政,三也。”《孽?;ā返诙兀骸拔覅s曉得去年三月,京里開了同文館,考取聰俊子弟,學習推步及各國語言?!眳㈤啞肚謇m(xù)文獻通考·學校十四》。
今日
(1).本日;今天?!睹献印す珜O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薄端疂G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xiàn)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臺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臺 南 臺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p>
異域
(1) [foreign land]∶外國
立功異域
(2) [a place far away from one's home]∶他鄉(xiāng);外鄉(xiāng);異鄉(xiāng)
詳細解釋亦作“異域”。1.他鄉(xiāng);外地?!冻o·九章·抽思》:“有鳥自南兮,來集 漢 北。好姱佳麗兮,牉獨處此異域?!?王逸 注:“背離鄉(xiāng)黨,居他邑也?!?唐 杜甫 《寄賀蘭銛》詩:“勿云俱異域,飲啄幾回同?!?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異域孤魂,殊怯荒墓?!?/p>
(2).外國?!逗鬂h書·班超傳》:“大丈夫無它志畧,猶當效 傅介子 、 張騫 立功異域。” 唐 王維 《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國》詩:“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清 朱之瑜 《上長崎鎮(zhèn)巡揭》:“遠託異域,豈不深悲!”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二》:“攝取來的異域的營養(yǎng)又是‘世紀末’的果汁: 王爾德 …… 安特萊夫 們所安排的。”
(3).特指被敵方占領(lǐng)的土地。 清 顧炎武 《拜先曾王考于朝天宮后祠中》詩:“山河今異域,瞻拜獨曾孫。”
(4).指相隔遼遠的兩地。 唐 宋之問 《早發(fā)大庾嶺》詩:“兄弟遠淪居,妻子成異域?!?/p>
洪皓名句,次督洗泯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