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廌《東湖詩》:
翠荇弄水時出沒,紫蓴浸滑涎蜿蜒。
川光遙接行潦前,野氣空闊浮寒煙。
常思郢客解刺舡,豈解乘槎上青天。
又思吾兒能測淵,豈能奪得驪頷蠙。
上升卻回復(fù)入海,只恐澄海為桑田。
注釋參考
川光
波光水色。 唐 岑參 《林臥》詩:“遠(yuǎn)峯帶雨色,落日搖川光。” 唐 杜甫 《白水縣崔少府高齋三十韻》:“兵氣漲林巒,川光雜鋒鏑?!?唐 韋應(yīng)物 《義演法師西齋》詩:“長嘯依亭樹,悵然川光瞑?!?/p>
行潦
(1).溝中的流水?!对姟ふ倌稀げ商O》:“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毛 傳:“行潦,流潦也。”《孟子·公孫丑上》:“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 太山 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趙岐 注:“行潦,道傍流潦也?!?孫奭 疏:“潦,雨水盛也?!?唐 駱賓王 《從軍中行路難》詩:“川源饒毒霧,谿谷多淫雨。行潦四時流,崩槎千歲古?!?張際春 《向贛南閩西進(jìn)軍》:“有些路旁的枯草上,掛著一根一根的半透明的圓形冰柱,風(fēng)吹著一搖一擺,有的被行人撞落在行潦中流動著?!币徽f道路上的積水。《左傳·隱公三年》:“潢、污、行潦之水?!?孔穎達(dá) 疏:“行,道也;雨水謂之潦。言道上聚流者也。 服虔 云:‘畜水謂之潢;水不流謂之污;行潦,道路之水是也?!?郭沫若 《山中雜記·賣書》:“雨傘上滴落著的雨聲都舉著音樂的諧調(diào),赤足上蹴觸著的行潦也覺得爽膩。”
(2).《詩·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饎?!?鄭玄 箋:“流潦,水之薄者也。遠(yuǎn)酌取之,投大器之中,又挹之,注之於此小器,而可以沃酒食之餴者。以有忠信之德、齊絜之誠以薦之故也?!薄蹲髠鳌る[公三年》:“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潢、污、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焙笠蛞浴靶辛省敝讣漓牖蜻M(jìn)獻(xiàn)用的酒食?!稑犯娂そ紡R歌辭六·唐五郊樂章》:“至德可饗,行潦斯挹。” 唐 陳子昂 《為建安王獻(xiàn)食表》:“而策勛飲至,頻承湛露之恩;獻(xiàn)壽奉觴,未申行潦之薦?!?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卷六:“ 金 ( 高麗 使臣)之詞云:‘穆如清風(fēng),幸被餘光之照;酌彼行潦,可形將意之勤。幸被寬裕而有容,敢以菲微而廢禮?!?/p>
(3).指渾濁的水。以喻濁世?!对姟ご笱拧s酌》篇,今文三家以之為 公劉 而作。謂以戎狄濁亂之區(qū)而 公劉 居之,譬如行潦可謂濁矣。 公劉 挹而注之,則濁者不濁,清者自清。說見 清 王先謙 《詩三家義集疏》。 漢 揚雄 《百官箴·博士箴》:“ 公劉 挹行潦,而濁亂斯清,官操其業(yè),士執(zhí)其經(jīng)。” 清 顧炎武 《淮北大雨》詩:“已知舉世皆行潦,且復(fù)因人賦苦匏?!弊宰ⅲ骸稗丝嗖徊撵度耍矟?jì)而已。”按,《詩·邶風(fēng)·匏有苦葉序》謂“刺 衞宣公 也?!?/p>
野氣
(1).野外的氣象。 唐 劉希夷 《晚憩南陽旅館》詩:“日照蓬陰轉(zhuǎn),風(fēng)微野氣和。”
(2).野外的霧靄。 唐 李商隱 《戲贈張書記》詩:“池光不受月,野氣欲沉山。” 明 高啟 《過硤石》詩:“土門閉落日,野氣白于水。”
(3).山野氣息。 宋 梅堯臣 《會勝院沃州亭》詩:“孤亭一入野氣深,松上藤蘿籬上葛。”
(4).指粗俗氣息。 宋 楊萬里 《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詩:“庭中梅花如貴人,也無野氣也無塵?!?朱自清 《論朗誦詩》:“單是看寫出來的詩,會覺得咄咄逼人,野氣、火氣、教訓(xùn)氣;可是走進(jìn)群眾里去聽,聽上幾回,就會不覺得這些了?!?/p>
(5).猶興旺。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這是新添的,前天還沒賣座。生意真是野氣?!?/p>
空闊
空闊 (kōngkuò) 廣闊而沒有阻礙視線的東西 open;spacious 平野空闊寒煙
亦作“ 寒煙 ”。寒冷的煙霧。 南朝 宋 顏延之 《應(yīng)詔觀北湖田收》詩:“陽陸團(tuán)精氣,陰谷曳寒煙?!?元 黃庚 《江村》詩:“極目江天一望賒,寒煙漠漠月西斜。”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及其南柯夢后,衰草荒榛,寒煙暮雨,同一邱耳。”
見“ 寒煙 ”。
李廌名句,東湖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不堪回首淚盈盈,萬里淮河聽雨聲作者:汪元量作品: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三
- 鄉(xiāng)有達(dá)尊性愛士,縣榻於堂賞英特
- 主簿卑官何所施,秋來兩鬢應(yīng)生絲
- 那作商人婦,愁水復(fù)愁風(fēng)
- 星源長貳兩賢者,豐采精神玉不如作者:方回作品:送金漢臣明府徐蜚英贊府還婺源
- 入門復(fù)上堂,怳怳生驚疑作者:權(quán)德輿作品:古離別(一作古別離)
- 瞥向蒼崖高處見,三三兩兩看游人。作者:辛棄疾作品: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二龍各同淵,屈信有彼此作者:王淹作品:吾兄文夫宦游天臺余將官於江左不勝感離之情
- 不見失官愁戚戚,但聞高臥起徐徐
- 心知只有韋公在,更對真蹤話舊游。作者:羅隱作品:秋日禪智寺見裴郎中題名寄韋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