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義山《挽松麓李僉判》:
手拈老筆眇詞場,余子如何敢頡頏。
疑是前身真賀白,不然今世又蘇黃。
片文落處人爭誦,一第欠于天取償。
造物卻教二郎做,立身既好又名揚。
注釋參考
老筆
老練嫻熟的筆法。 唐 李白 《題上陽臺》詩:“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書畫》:“凡小篆喜瘦而長,竵匾之法,非老筆不能也。” 明 董其昌 《畫禪室隨筆·題沉石田臨倪畫》:“先生老筆密思,於 元鎮(zhèn) 若淡若疏者異趣耳?!?清 鄭燮 《題高鳳翰寒林雅陣圖》:“人但羨其末年老筆,不知規(guī)矩準繩自然秀異絶俗,於少時已壓倒一切矣。”
詞場
(1).猶文壇。 南朝 梁 蕭統(tǒng) 《十二月啟·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鸞,詞場月白;吞 羅含 之彩鳳,辯囿日新?!?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長史書》:“伏惟君侯,明奪秋月,和均韶風,掃塵詞場,振發(fā)文雅。” 清 朱彝尊 《還陂塘·題其年填詞圖》詞:“擅詞場,飛揚跋扈,前身可是青兕?”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一:“ 后主 詞,思路悽惋,詞場本色?!?/p>
(2).科場。 唐 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懷》詩:“自知羣從為儒少,豈料詞場中第頻?!?宋 王讜 《唐語林·言語》:“ 宋濟 老於詞場,舉止可笑?!?明 湯顯祖 《牡丹亭·急難》:“詞場湊巧,無奈兵戈起禍苗?!?/p>
余子
(1).古代卿大夫嫡長子之外的兒子?!蹲髠鳌ふ压四辍罚骸爸^ 知徐吾 、 趙朝 、 韓固 、 魏戊 ,餘子之不失職,能守業(yè)者也。” 杜預 注:“卿之庶子為餘子?!薄秴问洗呵铩蟾罚骸?張儀 , 魏氏 餘子也?!?高誘 注:“大夫庶子為餘子,受氏為 張 ?!?/p>
(2).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軍制,家致一人為正卒,馀皆為羨卒,稱“餘子”。《周禮·地官·小司徒》:“凡國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國有一事,當徵召會聚百姓,則小司徒召聚之。餘子謂羨也。” 孫詒讓 正義:“云‘大故,致餘子’者,謂國被災(zāi)寇,則發(fā)六鄉(xiāng)之餘子羨卒,以備守事及追胥也。餘羨既發(fā),則正卒亦發(fā)可知?!?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周官上》:“此云‘大故,致餘子’。餘子,即民之子弟?!睹献印る墓匪^餘夫也。故《大司徒》統(tǒng)謂之萬民?!薄兑葜軙ぜe匡解》:“成年,年穀足……餘子務(wù)藝?!薄渡袝髠鳌ぢ哉f》:“耰鉏已藏,祈樂已入,歲事已畢,餘子皆入學?!?/p>
(3).年幼未服役的男子?!肚f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 壽陵 餘子之學行於 邯鄲 與?” 成玄英 疏:“弱齡未壯,謂之餘子?!?陸德明 釋文:“未應(yīng)丁夫為餘子?!薄稘h書·食貨志》:“是月,餘子亦在于序室?!?顏師古 注:“ 蘇林 曰:‘餘子,庶子也?;蛟唬何慈我蹫轲N子。’未任役者是也。幼童皆當受業(yè),豈論嫡庶乎?”
(4).猶后代。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臣將門餘子,素無藝術(shù),猥當大任,必敗朝章?!?/p>
(5).官名?!蹲髠鳌ば辍罚骸?晉 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杜預 注:“皆官名?!?孔穎達 疏:“則知餘子之官,亦治餘子之政。”
(6).其馀的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柳宗元》:“工詩,語意深切,發(fā)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非餘子所及也?!?明 焦竑 《焦氏筆乘·評杜詩》:“余家有 鄭善夫 《批點杜詩》,其指摘疵纇,不遺餘力,然實 子美 之知己。餘子議論雖多,直觀場之見耳?!眳⒁姟?餘子碌碌 ”。
(7).謂劫馀之人。 葉葉 《九秋詩·秋望》:“誰成誰敗悲餘子,幾帝幾王付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