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詔坐扛鼎,瑣屑掃尊罍
出自宋代王千秋《水調(diào)歌頭(席上呈梁次張)》:
筆力卷鯨海,人物冠麟臺。
向來朱邸千字,不省有驚雷。
人似曲江風(fēng)韻,剛要重來持節(jié),不道玉堂開。
草詔坐扛鼎,瑣屑掃尊罍。
金錯落,貂掩映,玉崔嵬。
看公談笑,長河千里靜氛埃。
散馬晝閑榆塞,辮發(fā)春趨瑤陛,都出濟(jì)川才。
老子尚頑健,東閣亦時來。
注釋參考
草詔
(1).擬寫詔書。 唐 李肇 《翰林志》:“學(xué)士於禁中草詔,雖宸翰所揮,亦資檢討,謂之視草?!?唐 李商隱 《贈庾十二朱版》詩:“君王曉坐金鑾殿,只待 相如 草詔來。”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仁宗 初立,今上為皇子,令中書召學(xué)士草詔?!?/p>
(2).指擬定的詔書。 清 侯方域 《于謙論》:“使 謙 率羣臣,羣臣必從,何也? 謙 之任遇深,而羣臣所恃也。乃不聞其有此舉。而草詔一傳, 謙 亦唯唯署名?!?/p>
扛鼎
(1).舉鼎?!秴亲印ち蠑场罚骸傲p扛鼎,足輕戎馬。”《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彯搖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劉良 注:“扛、揭,皆舉也?!?清 薛雪 《一瓢詩話》:“若七古則一韻為難,茍非筆力扛鼎,無不失之板腐?!?/p>
(2).比喻攘奪國家政權(quán)?!稌x書·明帝紀(jì)論》:“ 晉 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廟隳尊。”
(3).比喻有大才,能負(fù)重任。 明 張煌言 《祭監(jiān)國魯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懷,愈抱號弓之痛?!?/p>
(4).《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籍 長八尺餘,力能扛鼎?!焙笠蛞浴翱付Α敝复?項(xiàng)羽 。 金 史肅 《過九里山》詩:“斷蛇扛鼎兩爭雄,陳跡荒涼萬事空?!?/p>
瑣屑
(1).煩瑣,細(xì)碎。 唐 岑參 《佐郡思舊游》詩序:“悲州縣瑣屑,思掖垣清閒。” 宋 梅堯臣 《送蘇子美》詩:“殼物怪瑣屑,蠃蜆固無數(shù)。” 清 周亮工 《與黃濟(jì)叔》:“古人文字偏于極瑣屑處寫得其人鬚眉生動。” 葉圣陶 《線下·平常的故事》:“他們常常談起將來的事情,不嫌瑣屑,不避重復(fù)?!?/p>
(2).指細(xì)小、瑣碎的事情。《花月痕》第四九回:“你的權(quán)大事多,這瑣屑也不合大將軍計(jì)較。” 朱自清 《背影》:“情郁于中,自然要發(fā)之于外;家庭瑣屑往往觸他之怒。”
(3).指猥褻,輕佻?!对偕墶返谌兀骸耙聊抢铮椒楷嵭茧y全節(jié),俺這里,正大光明好守貞?!?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宗感澤》:“﹝ 感澤 ﹞少年而詳慎老成,非世俗浮薄瑣屑之輩?!?/p>
(4).指男女情愛之事。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續(xù)集·卓二娘》:“男女體殊而性一,床笫瑣屑,均同樂,未知何事而好惡之懸殊?!?/p>
尊罍
泛指酒器。 宋 周邦彥 《紅羅襖·秋悲》詞:“念取東壚,尊罍雖近;採花南浦,蜂蝶須知?!?/p>
王千秋名句,水調(diào)歌頭(席上呈梁次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