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公得罪去,布衣拂霜髭
出自宋代蘇轍《偶游大愚見余杭明雅照師舊識子瞻能言西湖舊》:
五年賣鹽酒,勝事不復(fù)知。
城東古道場,蕭瑟寒松姿。
出游誠偶爾,相逢亦不期。
酉軒吳越僧,弛擔(dān)未多時。
言住西湖中,巖谷涵清漪。
卻背閭井喧,曲盡水石奇。
昔年蘇夫子,杖屨無不之。
三百六十寺,處處題清詩。
麋鹿盡相識,況乃比丘師。
辯凈二老人,精明吐琉璃。
笑言每忘去,蒲褐相依隨。
門人幾杖立,往往聞?wù)勗~。
風(fēng)云一解散,變化何不為。
辯入三昧火,卯塔長松欹。
凈老不復(fù)出,麈尾清風(fēng)施。
蘇公得罪去,布衣拂霜髭。
空存壁間字,郁屈蟠蛟螭。
知我即兄弟,微官此棲遲。
問何久自苦,五斗寧免饑。
俯首笑不答,且爾聊敖嬉。
我兄次公狂,我復(fù)長康癡。
反復(fù)自為計,定知山中宜。
但欲畢婚娶,每為故人疑。
君歸漫灑掃,野鶴非長羈。
注釋參考
得罪
得罪 (dézui) 使人不快或懷恨;冒犯;獲罪 offend 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適臣自楊最楊爵得罪后?!睹魇贰ずH饌鳌?又得罪舅姑?!啤?李朝威《柳毅傳》布衣
布衣 (bùyī) 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clothes made of cloth 平民百姓 cloth gown worn by scholars not in government 臣本布衣?!T葛亮《出師表》 有布衣畢昇?!?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霜髭
(1).白須。 唐 方干 《早春》詩:“不信風(fēng)光疾於箭,年來年去變霜髭。” 宋 蘇軾 《次韻僧潛見贈》:“霜髭不剪兒童驚,公侯欲識不可得?!?明 文徵明 《元旦試筆》詩:“暮齒不嫌來日短,霜髭較似去年多?!?清 厲鶚 《新正試筆次許觀初韻》之一:“漸茁霜髭明鏡里,自回青眼野鷗邊。”
(2).指胡須變白。 唐 賈島 《送南卓歸京》詩:“殘春別鏡陂,罷郡未霜髭?!?/p>
蘇轍名句,偶游大愚見余杭明雅照師舊識子瞻能言西湖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