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慧暉《偈十首》:
外罷諸緣絕言語,內(nèi)無喘息合幽玄。
心如墻壁忘功處,以入道源空劫前。
注釋參考
墻壁
墻壁 (qiángbì) 建筑物用磚石或木板隔成的屋界 wall道源
(1).僧道以為,佛教、道教的經(jīng)義是事物的本源,故稱。 唐 王昌齡 《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詩之三:“暫因問俗到真境,便欲投誠依道源?!?唐 柳宗元 《送文暢上人登五臺(tái)遂游河朔序》:“今有釋 文暢 者,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深嗜法語,忘甘露之味,服道 江 表,蓋三十年?!?/p>
(2).知識(shí)之源。 唐 李翰 《難進(jìn)論》:“或以小人所長,乘以君子所短,或以己所未達(dá),不信人所能然,則道源蔽而不通,心境曠而不接。辨雖博萬物,不能釋其疑辭,智雖絡(luò)天地,不能效其長策?!?/p>
謂引水出流。 宋 歐陽修 《會(huì)圣宮頌》:“巍峩穹崇,奠京之東,有山而崧,奫淪道源,匯流而淵。”
空劫
佛教語。成、住、壞、空四劫之末。謂世界滅壞之后,再造之前的空虛階段。 宋 陸游 《北窗睡起》詩:“高懷元在 羲皇 上,大事已明空劫前。” 宋 葉適 《潘廣度》詩:“坐具平鋪佛叉手,空劫以前人總有?!眳㈤啞洞竺魅胤〝?shù)》卷十八。
釋慧暉名句,偈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