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筆后車云蓋密,鳴鐃前隊(duì)錦褠紅
出自宋代宋祁《守塞三年上北京留守賈相公》:
天心北顧倚長城,上相元戎兩印榮。
雞羽靜沈傳處檄,虎皮間里戰(zhàn)馀兵。
九宵冬日人蒙惠,萬耒春霖俗勸耕。
和氣愈充身愈退,只憂難避是功名。
雨洗星街夜祲空,暫持魚牧守離宮。
皋陶舊曲明良內(nèi),郤縠高談禮樂中。
載筆后車云蓋密,鳴鐃前隊(duì)錦褠紅。
不妨華發(fā)千官上,始稱凌煙第一功。
注釋參考
載筆
(1).攜帶文具以記錄王事?!抖Y記·曲禮上》:“史載筆,士載言?!?鄭玄 注:“筆,謂書具之屬。” 孔穎達(dá) 疏:“史,謂國史,書録王事者。王若舉動(dòng),史必書之;王若行往,則史載書具而從之也。” 南朝 齊 謝朓 《始出尚書省》詩:“趨事辭宮闕,載筆陪旌棨。” 清 張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雜ji{1-1}元韻》:“從知蒐獵關(guān)戎政,載筆還須付 馬 枚 。”
(2).借指史官?!缎绿茣ゑ宜炝紓鳌罚骸皩?duì)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職載筆,君舉必書?!?宋 蘇軾 《賜翰林學(xué)士中大夫兼侍讀趙彥若辭免國史修撰不允詔》:“卿學(xué)世其家,宜居載筆之地;官宿其業(yè),已奏殺青之書。” 章炳麟 《信史上》:“近古之載筆者,固未有若 遷 固 者矣。”
南 北朝 時(shí),韻文稱文,散文稱筆。后以載筆指史傳、制疏、表奏一類文字?!读簳と螘P傳》:“ 昉 雅善屬文,尤長載筆。” 明 徐賁 《送曾伯滋赴西河將幕》詩:“知公能載筆,草檄報(bào)邊聲。” 劉師培 《論說部與文學(xué)之關(guān)系》:“然艸野載筆,黑白混淆,優(yōu)者足補(bǔ)史冊(cè)之遺,下者轉(zhuǎn)昧是非之實(shí)?!?/p>
后車
(1).副車,侍從所乘的車。《詩·小雅·綿蠻》:“命彼后車,謂之載之。” 鄭玄 箋:“后車,倅車也?!?陸德明 釋文:“倅,七對(duì)反,副車?!?三國 魏 曹丕 《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從者鳴笳以啟路,文學(xué)託乘於后車?!?清 顧炎武 《重過代州贈(zèng)李處士因篤在陳君上年署中》詩:“窮愁那得一篇書?幸有心期託后車。”
(2).后繼之車?!稘h書·賈誼傳》:“‘前車覆,后車誡。’夫 三代 之所以長久者,其已事可知也。”后因以為鑒誡之義。 唐 張繼 《讀嶧山碑》詩:“誰知頌德山頭石,卻與他人戒后車?!?宋 司馬光 《顏太初雜文序》:“異日有見之者,觀其后車詩,則不忘鑒戒矣!”
云蓋
(1).狀如車蓋的云?!渡胶=?jīng)·海外西經(jīng)》:“ 大樂之野 , 夏 后 啟 于此儛九代;乘兩龍,云蓋三層?!?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二三:“六龍服氣輿,云蓋切天綱?!?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云蓋低臨,霓裳紛下?!薄对企牌呋`》卷一○一:“云蓋嵯峨,林竹蔥竿?!?/p>
(2).有云紋彩繪的頂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文章》:“天樞下置鐵山,銅龍負(fù)載,獅子、麒麟圍繞,上有云蓋,蓋上施盤龍,以托火珠?!?/p>
鳴鐃
敲擊銅鐃。 宋 范成大 《涪州江險(xiǎn)不可泊入黔江檥舟》詩:“篙師絶叫敺川靈,鳴鐃飛渡如奔霆?!薄对贰ば谭ㄖ舅摹罚骸爸T俗人鳴鐃作佛事者,禁之。”
前隊(duì)
先頭部隊(duì)。《三國志·吳志·孫靜傳》:“吾當(dāng)自帥眾為軍前隊(duì),破之必矣?!薄杜f唐書·吐蕃傳上》:“軍令嚴(yán)肅,每戰(zhàn),前隊(duì)皆死,后隊(duì)方進(jìn)。”《三國演義》第九九回:“二人遂將大軍前隊(duì)作后隊(duì),后隊(duì)作前隊(duì),徐徐而退。”
宋祁名句,守塞三年上北京留守賈相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