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聽耳目醒,于讀毛骨寒
出自宋代陳造《送李監(jiān)岳二首》:
李侯西州英,早著武士冠。
朅來淮上郡,雞群見翠鸞。
清詩萬卷余,脫手走銅丸。
初聽耳目醒,于讀毛骨寒。
解榻一甌茗,敢作粗官看。
今者連日語,袞袞為發(fā)難。
中年可堪別,別君倍悲酸。
書來有新句,政用驅(qū)愁端。
注釋參考
耳目
耳目 (ěrmù) 耳朵與眼睛;耳聞目睹 listen and see;ear and eye 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盾髯印ぞ馈?耳目之福非淺 耳目靈光 監(jiān)視人或為別人收集情報者 one who spies for sb else 使者以從事為耳目。——《后漢書·朱浮傳》毛骨
(1).毛發(fā)與骨骼。 唐 劉禹錫 《桃源行》:“俗人毛骨驚仙子,爭來致詞何至此?” 宋 蘇舜欽 《演化琴德素高因為作歌以寫其意云》:“風(fēng)吹仙籟下虛空,滿坐沉沉竦毛骨。” 宋 陸游 《夜汲井水煮茶》詩:“肺腑凜清寒,毛骨亦蘇省?!?/p>
(2).謂人的骨相容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下》:“ 祖士少 風(fēng)領(lǐng)毛骨,恐沒世不復(fù)見如此人?!薄稌x書·元帝紀(jì)》:“ 瑯邪王 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前蜀 韋莊 《寄薛先輩》:“不説文章與門第,自然毛骨是公卿?!?/p>
陳造名句,送李監(jiān)岳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