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煒《冬至》:
冷笑書云上魯臺(tái),乖祥俱向眼中猜。
陰逢剝處自陽復(fù),否到極時(shí)須泰來。
霜剪草茸寒欲斷,日烘梅粉暖全開。
吾儂喚作尋常事,坐看兒童拜節(jié)回。
注釋參考
陽復(fù)
(1).猶言一陽來復(fù)?!端螘ざY志三》:“太常 顧和 表曰:‘ 泰始 中,合二至之祀于二郊。北郊之月,古無明文,或以夏至,或同用陽復(fù)?!?明 高啟 《冬至夜喜逢徐七》詩:“雪明窗促曙,陽復(fù)座銷寒?!眳⒁姟?一陽來復(fù) ”。
(2).比喻政治清明。 宋 朱熹 《答張敬夫書》:“但政本未清,倖門未窒,殊未有以見陽復(fù)之效?!?/p>
極時(shí)
謂切合時(shí)宜。 唐 羅隱 《讒書·莊周氏弟子》:“視物如傷者謂之仁,極時(shí)而行者謂之義?!?/p>
張煒名句,冬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