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來工五七,追雅媲騷誰第一
出自宋代方回《過李景安論詩為作長句》:
三百年來工五七,追雅媲騷誰第一。
獨(dú)聞彭城陳正字,向來得法金華伯。
終古不朽語言在,以詩教人人不識(shí)。
善學(xué)少陵而不為,殆如孟子不言易。
世人往往談神仙,便欲插翅登青天。
邀尋道士學(xué)服餌,朝呼暮吸夜煉煎。
換骨一語曾未悟,未辦黃庭修內(nèi)丹。
俗流無骨但有肉,蝦蟆敢競驪龍先。
姚合許渾精儷偶,青必對(duì)紅花對(duì)柳。
鵠乃類鶩虎勝狗。
由陳入黃據(jù)杜壇,當(dāng)知掬水月在手。
后生可畏嘗聞之,君友何人師者誰。
雙井白門浣花脈,實(shí)字用正虛用奇。
郁輪袍曲異箏笛,藐姑射姿無粉脂。
梯危磴絕不可近,
注釋參考
三百
《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刑昺 疏:“按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nèi)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shù)?!焙笠浴叭佟敝复对娊?jīng)》。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清 姚鼐 《<敦拙堂詩集>序》:“文士得三百之義者,莫如 杜子美 ?!眳⒁姟?三百篇 ”。
年來
1.近年以來或一年以來。 2.年歲到來。五七
(1).人死后三十五天。舊時(shí)喪禮,人死后每七日祭祀或唪經(jīng),有頭七、三七、五七等?!秊in{1*1}瓶{1*1}梅詞話》第十四回:“拙夫死了,家下沒人,昨日纔過了他五七。”《紅樓夢》第六八回:“親大爺?shù)男⒗u五七,姪兒娶親,這個(gè)禮,我竟不知道?!?王西彥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子的?!罚骸跋眿D病死還不曾過五七,一群雞子也風(fēng)掃落葉似地在兩天里瘟掉了。”
(2).約計(jì)數(shù)目之詞。 宋 胡太初 《畫簾緒論·聽訟》:“凡與一人競訴,詞內(nèi)必牽引其父子兄弟五七人,甚至無涉之家。”《西游記》第十七回:“拖將過來看處,卻是一條白花蛇怪。索性提起來,捽做五七斷?!?/p>
第一
第一 (dì-yī) 排在最前的 the first (1st);firstly;primarily;at the head;in the first place 排名第一 首要的,最重要的 first;most important 質(zhì)量第一方回名句,過李景安論詩為作長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