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趙氏鄮山書院詩》:
國學(xué)在國,鄉(xiāng)校在鄉(xiāng)。
在遂曰序,在黨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彌詳。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蒙而已養(yǎng),長罔不臧。
下而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師,扶綱植常。
生人之類,賴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家德戶行,靡刑靡兵。
豈若后世,喪實(shí)存名。
業(yè)豈無齋,論亦有堂。
所習(xí)伊何,止于詞章。
剽竊掇拾,青紫為榮。
高虛卑淺,燭理弗明。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誰實(shí)成之。
匪有所覬,而斯?fàn)I之。
一圣百賢,厥廡煌煌。
睎之則是,景行是行。
注釋參考
有所
有所,無所類同。 有:存在。 無:沒有,不存在。 所:此為代詞。
例句:戰(zhàn)國·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nbsp;
《列子》:子貢倦于學(xué),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
方回名句,趙氏鄮山書院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